分類: 黑白煮

  • (黑白煮)鯽魚

    (黑白煮)鯽魚

    20241020_6758x 

    文章裡說的是這種鯽魚。土鯽,南部人叫鯽仔魚。

     

    嗜吃大閘蟹的美食家說過,大閘蟹去殼取肉的過程,就像一門藝術,一定要自己拆解撿吃,否則無法領略其美。

     

    對我而言,同樣的食物藝術,在鯽魚身上。

     

    Cin爹是台南人,在充滿文旦碗粿香的麻豆出生長大。如同很多從南部北上打拚的孩子,愛吃海鮮,看到虱目魚相關料理就會引起鄉愁,而他更愛,而北部人一定皺眉搖頭的,是生鮮活跳跳的鯽魚。

     

    如張愛玲寫過人生三大恨事: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我沒吃過鰣魚,只從唐魯孫和一些講江南名妓的野史小說上,形容這種魚是多刺而但味美,江南懂吃的文人雅士每到鰣魚季必是遊船至江邊,讓漁夫現補鰣魚,船上備一名廚娘,一補到鰣魚,立刻快手處理趁新鮮料理。而且還不見得人人吃到住這河鮮美味,沒經過吃魚吐刺訓練的莾漢,很容易就被一根細小魚刺整得人仰馬翻。

     

    我每次一看到形容鰣魚的文章,忍不住會把牠和鯽魚聯想在一起。鯽魚也是極美味的魚類,肉質纖細略帶一絲絲纖維,不像鱈魚那麼沒個性一入口就散掉,略拖著一絲韌度。在煮它時就可以聞到一股類似核果味的魚香氣,這是鯽魚最最迷人之處,那股香氣就從煮食到入口,一直瑩繞不散,牢牢的繫住了饕客的胃袋。一但迷上吃鯽魚,很難有回頭路,真的就算被牠的魚刺整過,魚刺弄出來後又是一條好漢,繼續迷戀鯽魚那帶著嬌氣的美味。

     

    紅燒鯽魚不是我喜歡的煮法,固然不用擔心魚刺哽喉,但長時間在醬料理浸煮熬泡,鯽魚的香氣殘存的淡淡的,肉質也僵硬如膏,吃在嘴裡有點悵然若失的感覺。我最喜歡南部鯽魚的煮法,和煮鰣魚一樣,鯽魚一定要活跳跳時煮食最最美味。水燒滾,倒入米豆醬和些許白醋,丟幾片薑片,下米酒,水滾後,立刻丟入鯽魚(去鱗不去鱗都可,不過老一輩的總覺得不去鱗直接煮更好吃,不知道是不是鯽魚跟鰣魚一樣,鱗下也有層薄薄脂肪,會煮起來更美味?),壓緊鍋蓋,直到魚不再掙扎,轉小火,慢慢把魚煮熟。

     

    我雖然是台北出生長大的偽南部小孩,但這鯽魚真是從小吃到大,北部市場賣鯽魚的攤家不多,只要被我父母一看到,一定是停下來挑個十多尾回家料理,當天一定有餐是以魚當飯,大家一人都可以吃個三四五隻,倒是飯吃不多。回麻豆更是只要一有鯽魚上桌,其他的菜色通通失色,大人小孩一人拿個二三隻細細去鱗挑刺揀肉,就算放入口裡也小心翼翼,但沒人嫌麻煩或被哽到,人人吃得不亦樂乎。

     

    Cincin娘喜歡公魚甚於母魚,覺得肉質更細嫰香美,我則是二者皆可,母魚裡帶橘黃色的卵,我小時候愛極,cin爹只要吃到母魚,一定第一時間把它挾到我碗裡,搭著鹹香的醬汁,飯可以扒好幾口。

     

    吃鯽魚絕對急不得,先挾一條全魚放入碗裡,細細用筷子挑掉鱗皮,先吃下側魚肋骨邊的肉,此處的肉是最安全的,只有大肋刺無任何細刺。接著再吃上側背脊的肉,這裡就要當心,細刺極多,但鮮美得不得了。再來就是尾巴肉,這裡的細刺更多,我的技術只能挑起肉,細嚼幾下,吸幾下甜美的魚汁,怏怏的把佈滿細刺的肉吐出來。然後翻面,上述動作重覆一遍,然後就是挑出藏在肋刺裡的魚白或魚卵,放在白飯上,淋煮魚汁,享受三者撞擊之下的極品火花。

     

    喔,至於魚頭,不要浪費,咬一咬吸一吸,最精華的美味在這裡。(不過我對這沒輒,通通挾給爹娘享用)

     

    這樣的一餐,包含著真的食材的美味,吃的藝術,和上一代,流傳下來的滋味和文化。

     

    過年前是鯽魚大出之時,北部人不識此等好吃物,活跳跳的鯽魚一籃七八隻,才台幣一百,cin娘去市場一口氣買了十五隻,煮了一鍋,我和爹娘一頓午餐一頓晚餐就解決了,還意猶未盡。

     

    過年前一連吃了三四天還不嫌煩。等到過年回南部,去市場一看,懂此魚美味的人多了,反而就買不到了。

     

    胃袋忍不住悶哀了一下。

     

    錯失美味的嘆息。

  • (黑白煮)三尺堂的雙金蔥油

    (黑白煮)三尺堂的雙金蔥油

    在噗浪上看到JCC和Gadda開始販賣自製的金雞蔥油和金鈎蔥油,覺得很有意思,稍微搜尋了一下,不貴,而且居然是全手工製作。在好奇心趨使下,email去各訂購一罐。


    雖然和他們夫妻倆有同桌之緣,但其實那天並沒有聊到什麼,平常噗浪互動也不算頻繁。虧得JCC好記性,主動來信給我噗友折扣,感激感激。


    這熱鬧湊得算早,但還是等了一個多星期才拿到東西。一看到,忍不住笑,先不說味道如何,我有幾次辦大型團購的經驗,先不論產品本身製作時間,光是這麼精緻的低調包裝就也要花不少精神,夫妻倆真的非常用心。

    20241020_sbmvw

    20241020_or3b7

    20241020_4bvz5

    很有設計感的包裝,低調精緻。也可以打入禮品市場了,送人也很有面子。

     

    20241020_r2he8

    20241020_853sl

    20241020_vslw0

    裡頭附一張小紅紙,裡頭有簡單的使用方式。

     

    20241020_8fctc 

    裡頭的成份


    20241020_5ln2u

    打開包裝後,金鈎蔥油的樣子。

     

    20241020_y7ukn

    金雞蔥油


    其實我很早就想寫使用後的感想,不過一直被干擾。(家裡的廚房只能有一個女主人,所以不是我…) 好不容易偷到空檔,早早準備晚餐材料,才有時間照到照片,不會在拿起相機時已經有人直接做下一個步驟。

     

    我的感想是,金雞蔥油因為是用雞油,香味比較纖細,我剛打開始覺得它有點像統一肉燥麵油包的香味,所以拿來配帶甜味的蔬菜很配。我最喜歡拿炒煮大白菜,多加點水煮得軟軟,湯汁略白,裡頭有雞油紅蔥頭香味,帶著白菜甜味,老人家也很喜歡吃。

     

    材料

    20241020_py4gx

    半顆大白菜


    20241020_bjee6

    半湯匙(喝湯用湯匙)的金雞蔥油

     

    步驟

    20241020_azkxa

    金雞蔥油冷油下鍋。

     

    20241020_znubx

    聞到蔥香味後,下大白菜略炒後,加一大杯水,撒點鮮味精,蓋鍋蓋。先大火煮滾,再小火慢熬。

     

    20241020_n07bm 20241020_5us30 

    因為要給老人家吃,所以我煮得久一點,大白菜白色根部呈略透明狀才熄火。嚐一下,若不夠鹹,再下點鹽即可。湯色金黃略白,味道清爽鮮甜,很棒。

     


    再來是金鈎蔥油,我真是喜歡這個,家裡有剩飯,用金鈎蔥油下去,隨便丟點肉拌炒一下,下飯用大火翻炒,香噴噴。


    聞起來有蔥香和醬香的金鈎蔥油,和肉類非常搭,我家人去costoc常買那裡的烤雞和烤雞腿,如果沒吃完,我很喜歡把剩餘的雞肉去骨撕成細絲,拌著金鈎蔥油炒炒,又是一道美味。

     

    材料

    20241020_hp8to

    鮮味精/金鈎蔥油/撕好的烤雞肉/斜切的青蒜

     

    20241020_gvn0m

    下金鈎蔥油


    20241020_rge2k

    油熱冒出香味後,下青蒜白色的部份,大火翻炒三十秒。

     

    20241020_ssplk

    下雞肉


    20241020_ua1z7

    繼續大火翻炒(對,我熱愛Fissler的亞洲單柄炒鍋,甩鍋超方便的)

     

    20241020_vkyqe

    最後下青蒜綠色的部份,下少少鮮味精,加一點點水,一樣繼續大火翻炒。

     

    20241020_lfabz

    噹啦!香噴噴噴噴香,超下飯的。

     

    這真的是送禮自用二相宜的好東西,非常推薦,雖然訂購後要等,不過體諒夫妻二個人手有限,又全手工製作,想訂購的人要多點耐性切莫心急。

     

     

    三尺堂

    www.wretch.cc/blog/sanchitang

     


  • (黑白煮)蒜味塔香九孔義大利麵

    (黑白煮)蒜味塔香九孔義大利麵

    吝果過了三十歲後老人癖越來越嚴重,一頭投入了我一直覺得是四五十歲阿伯才會有的嗜好-養魚。而且其專業程度到了很匪夷所思的地步。

     

    不過,顯然熱愛此道的人不少,比她更瘋狂專業的人士不是沒有。那天突然發現她在msn上團購九孔,我第一反應以為居然九孔也可以養,丟了msn去問。

     

    原來不是用來養,是用來吃的,她丟了聯結給我,哇,真的很專業啊,自己養殖海藻自己孵化九孔自己養殖,又在純淨污染最少的台東養,我這喜歡吃貝類的人腦波立刻變弱,立刻去訂了三斤。

     

    http://www.ph84.idv.tw/vbb/showthread.php?t=147699   吝果介紹的九孔賣家


     

    昨天剛拿到,腦袋轉入無數菜色,不知為什麼突然很想吃清爽的海鮮義大利麵,於是動手。

     

    20241020_mp0qd

    拿到的新鮮九孔,我買三斤,大概有一百二十多顆左右,個個約大拇指大小。

     

    20241020_fap1d

    左上角是浸了四天的蒜味橄欖油,我把蒜頭切片浸在橄欖油裡,一打開真是會讓吸血鬼落荒而逃。右邊是處理好的去殼九孔,下面是切碎洋蔥末和九層塔末。

     

    20241020_r1kea

    把蒜味橄欖油連切片蒜頭冷油入鍋,開小火,洋蔥末也一起倒入加熱。冷油爆香會讓蒜味和洋蔥的香味更濃更重,橄欖油的用量不要太省。

     

    20241020_6paua

    切片蒜頭轉微黃,洋蔥變軟透明後,轉大火,下處理好的九孔。 

     

    20241020_rgh29

    翻炒一下後,倒入切碎的九層塔。然後倒入雞粉煮麵水(或者味精還是高湯)調味,下鹽,此時味道可以下略重一點,待會倒麵時鹹味會被吸收。

     

    20241020_ncsut

    炒勻後,把剛煮好的義大利麵倒入炒鍋中,翻炒三十秒到一分鐘後,起鍋。

     

    煮義大利麵一定要滾水下鍋,然後煮麵的水拜託只下鹽就好,千萬不要滴任何橄欖油或什麼油,不然會讓煮好的麵外層產生看不到的油膜,之後的調味會很難吃進麵裡。

     

    另,不要蓋上鍋蓋,就一直大火滾水煮到麵熟,中間也不要很三八的加冷水下去。所以煮義大利麵,鍋要大,水要夠,只下鹽,切記切記。

     

    我以前也有滴油的習慣,結果被義大利同學看到,大叫:「妳在謀殺妳的義大利麵啊!」

     

    20241020_wrbmy 

    翻炒好後,入盤上桌。

     

    吃飽後喝一杯薄荷茶,是一頓充腸適口,清爽美味的週末早午餐啊。

  • (黑白者)越式牛肉湯

    (黑白者)越式牛肉湯

    知道有越式牛肉河粉這玩意兒,是在巴黎的時候。


    那時和丫計初在巴黎見面,初識的二人一個下午聊不夠,丫計介紹,十三區中國城那裡有不錯的越式牛肉河粉,何不去那解決晚餐。


    其實對那一餐的記憶還是幾個女人一直聊天一直聊天,好不好吃沒什麼印象。一直到後來去法國念書時,每到巴黎想到吃飯時間就頭痛,那時還不知道有什麼好吃便宜的日韓中式餐館,法國餐廳太貴太浪費時間,每天叫我三明治棍子麵包沙拉太折騰我這亞洲胃,結果好幾次,還是自動去那家越式牛肉河粉小店報到。


    到回台所有想念的小吃轉了一輪後,慢慢的開始想念起在法國吃的東西,先是水煮牛肉,再來就是這個越式牛肉河粉了。

     

    其實台灣越來越多越籍人士華僑還是外配,慢慢開始有道地的越式牛肉河粉出現了。南崁這裡有間就還不錯,雖然那小店氣氛非常…休閒,服務出菜速度都不快,偶爾去解饞很不錯。會去做這個純粹是因為本來要響應西大煙的牛肉湯串連,結果食材寄來太慢我等不及先去市場買了其他牛肉代替。剛好cin弟去宜蘭買了甕缸雞回來,我扒開雞肉留下骨架,索性熬起新式越南牛肉湯。

     

    圖解作法:

     

    20241020_hr6ew

    牛骨冷水小火去腥

     

    20241020_zzejc

    腱子肉也一樣冷水小火去腥

     

    20241020_qhg4t 

    水變熱後,要滾前關火。倒掉血水,用水洗一下。

     

    20241020_hrt44

    洋蔥切半,和薑塊放入鍋裡乾烤。(我家有寶迪鍋,我都把陶蓋浸溼後蓋住,用中小火乾煎,效果和烤箱很像)

     

    20241020_53nqn

    準備八角/乾檸檬葉/陳皮一小塊/花椒和一點點孜然。放入滷包袋裡。

     

    20241020_oyu4u

    乾煎過的洋蔥/薑塊和封好的滷包

     

    20241020_2s285

    牛骨同樣用乾煎的模式烤得微焦(家裡有烤箱的用烤箱)


     

    20241020_q73yk 20241020_9fynb

    要熬湯的材料。烤過的牛骨/洋蔥/薑塊/滷包/腱子肉,下圖時甕缸雞的雞骨架(雞頭特地用滷包蓋住)

     

     

    20241020_9er3u

    加水蓋過材料,略多個三成水左右。不加蓋,求湯清。大火滾後轉最小火,至少滾四個小時,先不要在此時下糖,等熬好後試味道時再來斟酌要下多少糖多少魚露和淡色醬油。熬湯期間要不時撈浮沫起來。

     

     

    20241020_9hy0d 20241020_txc9l

    準備豆芽菜,九層塔和新鮮薄牛肉片。

     

    20241020_vi0k8

    最下面要放河粉冬粉麵條都可以,然後疊上大量的豆芽菜。

     

    20241020_joheb

    我喜歡半熟牛肉,所以把牛肉片鋪在豆芽上。

     

    20241020_8b5yi

    九層塔基本上是下了熱湯才放,但我實在喜歡它的香氣,下湯前就先放下去了。

     

    20241020_52y3a

    把熬好的熱湯沖到碗裡。肉片呈粉紅色的樣子真是可口。

     

    20241020_aqnnb 

    再來一張。因為熬好湯後,牛骨有些碎肉軟骨脆筋,丟掉太討債,我一根一根拿出來切挖乾淨丟入湯裡,才把骨頭丟掉。

     

     

    不是非常正統的作法,不過一樣好喝就是了。很閒很有空的時候不妨試試吧。

     



  • (黑白煮)水煮牛肉

    (黑白煮)水煮牛肉

    水煮牛肉.

     

    很多人乍看到字面上意義,都以為這是一道清淡順口的菜.

     

    剛好相反,這是一道跟麻辣鍋不相上下的火辣盤飧.

     20241020_yz5z2

    這道菜傳說是北宋時期,在四川鹽都自貢一帶,開鹽採滷都由牛隻作為牽車動力,所以不時有役牛淘汰,加上取鹽十分方便,鹽工們便宰殺役牛切片,燙入加了花椒辣椒的鹽水裡煮食,肉嫰味鮮可口至極,便漸漸流傳成為民間的傳統名菜.牛肉因為是用熱湯燙熟而非油炒,故這樣的烹調方式便取名叫「水煮」.

     

    第一次吃到它時,是去年六月跟巴黎的友人們一塊赴約.說是巴黎的朋友找到一家水煮牛肉作得極為出色的餐廳,價格十分實惠,不早點去吃,晚一點可得在外面苦等候位.

     

    主角當然是水煮牛肉,又叫了四五道菜,七八個人吃下來,連飯錢加飲料一個人才花費十歐.其他的菜味道已經不復記憶,倒是對水煮牛肉驚豔不已,牛肉鮮嫰湯頭鮮香麻辣,大家邊吃邊拿面紙擦汗擤鼻,過癮得不得了.

     

    回到G小城後,才發現這間餐廳還真小有名氣,不少人都去試過,都於水煮牛肉讚不絕口,導致鳥妹妹垂涎不已,動不動大喊她要去巴黎吃.可惜路遠車費貴,想吃恐怕還得等有錢有閒才得以如願.

     

    我承認被人講一講,我胃裡又開始懷念起水煮牛肉的美味(絕對不是因為受不了鳥妹妹動不動大喊,鳥妹妹這樣我算很有義氣維持妳美好的形象吧!),無聊之下又開始在網路上亂找食譜,居然被我找到一個圖文並茂的水煮牛肉食譜,看起來作法又不是太困難,於是,便挽袖挑戰這道出名的四川美味.

     

    作法並不太困難,牛肉切片加佐料醃半小時,然後熱鍋不加油把花椒乾辣椒炒乾水分直到香味散出後,把二者磨切細碎呈起,然後熱油爆蒜薑蔥,加入豆瓣醬後,倒入切斜紋的青蒜,再加入我熬了一下午的雞高湯,加一點味素調味後,倒入大碗,鍋內留一點湯把醃好的牛肉燙至半熟後,一樣倒入大鍋裡,灑上磨好的花椒乾辣椒後,燒點滾燙的油倒入大鍋裡,爆香花椒和辣椒後,鍋裡的香味四溢,把每個人胃裡的饞蟲全都勾出來了.

     

    喜歡的人,可以在裡面加些豆腐白菜或喜歡的配料邊煮邊吃,像另一種變相的麻辣火鍋,在乍暖還寒的春日裡,吃得滿頭大汗雙頰通紅,說不定也能幫助身體增強抵抗力應付這忽暖忽冷的春天.

     

    水煮牛肉(四人份)

     

    材料:

    20241020_zihcw 

    牛肉500公克(選油花多一點的,全瘦的不耐煮,煮久了會變硬)

    青蒜100公克、豆芽菜一堆、蒜薑各50公克、乾辣椒花椒適量(以各人能承受的辣味為

    參考)、雞高湯、豆瓣醬、食用油

    作法:

    20241020_3e4rr 

    先把辣椒和花椒用乾鍋中火炒出香氣,撈起放另一邊。

     

    20241020_h6vpi 

    下一點油,把豆瓣醬炒香,下牛肉略炒至三分熟,撈起。

     

    20241020_6tg7e 

    鍋子洗淨後擦乾,下油爆香蒜薑和青蒜。

     

    20241020_z9zgt 

    把蒜薑青蒜炒出香氣後,下雞高湯。大火煮滾。

     

    20241020_vdm7f 

    此時另一個鍋子下約二湯匙的冷油,放入炒香的乾辣椒和花椒,轉中小火,慢慢油燜出香味。

     

    20241020_0w7wb 

    另個鍋子下豆芽菜,大火煮三十秒撈起,求其脆度。

     

    20241020_odm7i 

    先把豆芽菜撈起放入碗底。然後把牛肉滑入高湯滾約三十秒,約六分熟即可。

     

    20241020_4ptf7 

    連湯帶牛肉覆蓋住豆芽菜。

     

    20241020_s4yqs 

    此時另個燜香乾辣椒和花椒的鍋子轉大火,冒出油紋和油煙後(油已經很熱),連油帶雙椒全倒入碗內。此時請小心保持距離,因為會「起」很大一聲,燒滾滾。

     

    20241020_yz5z2 

    噹啦!有沒有油油亮閃閃動人。

    P.S.也可以不用太講究用到高湯,但用高湯來做,其湯可喝,又鮮又麻又辣,我做的那鍋大家捧場到連湯底只剩一點點.直說怕辣的朋友照樣喝得不亦樂乎.我的作法並不是很正宗,只是隨手拿出身旁有的材料來做,據說此道菜要用郫縣的豆瓣醬來做味道最好,害我真想找來試試和台灣岡山豆瓣醬比較比較.

     

     

  • (黑白煮)蒜泥白肉

    我以為很簡單的一道菜。

     

    蒜泥白肉,就我這大腦運用不發達的人,就是買塊肥瘦適中的五花肉,滾水燙熟切薄片,加上摻入大量蒜泥辣椒碎的醬油膏淋料就可以上桌,不是道麻煩菜,暑氣正盛的夏日也能讓人扒好幾碗飯,是一道失敗率很低的料理。

     

    事實不是我這懶人想得簡單。

     

    肉的部份要挑,肥瘦相間豬臀肉最佳,然後淋料不能用醬油膏加蒜泥馬虎充數,醬油糖醋辣椒油蒜泥蔥花一樣不能少。做法講究起來也很不得了,肉去腥後,下入加入酒蔥薑的滾湯,轉小火燙三到五分鐘至適當熟度後,熄火,讓燙好的豬肉浸在高湯裡自然放涼至隔天,讓豬肉吸飽高湯,讓片好的豬肉除了單純的肉味外,還有高湯的鮮美,再淋上鹹辣香麻的淋料,做好的蒜泥白肉鮮嫰香美,蒜味濃厚,肥而不膩,光看就讓人口水直流。

     

    這是我在古狗大神上打入蒜泥白肉後,意外發現的繁複做法。原本以為一道二十分鐘內能做好的料理,講究起來要一天不止。真有差那麼多嗎?我在好奇的情緒下做了實驗比較。

     

    也不能說沒浸高湯的白肉吃起來不好吃,但連味覺白痴如小老闆都知道把叉子自動挾一大片浸了一夜高湯的豬肉,做菜要好吃果然麻煩功夫省不得,鐵律!

     

    辛苦一夜做好的一斤蒜泥白肉,小老闆在配了三大碗白飯以十分鐘的光速解決,吃完後哀叫肚子不舒服。活該,自找的,我很不同情的看他躺在沙發上哀叫不停,心想下次再做蒜泥白肉,該躲起來自己好好品嚐一番了。

     

    蒜泥白肉

    材料
    豬臀肉一斤(五花肉也可以,選瘦肉較多的部份)

    淋料
    醬油       4 大匙
    白醋       2 小匙
    糖           2 小匙
    辣椒油   1 小匙
    蒜泥       2 大匙
    浸豬肉的高湯  2 大匙
    辣椒  蔥花  隨個人口味適量

     

    做法

    1. 豬肉丟入冷水裡,以最小火煮約三十分鐘去腥。(水微溫即可撈起)

     

    2. 把去腥的豬肉丢入加了蔥薑蒜的滾水裡,立刻轉中小火燙約五到十分鐘(筷子能擢入即可,也要看你豬肉的大小),熄火,讓豬肉自然放涼後,最好再浸一夜。

     

    3.把放涼的豬肉片薄後,淋上調好的醬料即可上桌。

     

    希望大家在暑氣大盛的夏天仍有好胃口。

  • (黑白煮)混血簡易版西班牙海鮮飯

    (黑白煮)混血簡易版西班牙海鮮飯

    那陣子真的感覺像不試試煮西班牙海鮮飯不行似的,先是親愛的葛蕾絲小姐幫我扛回了寶迪方鍋,接著A邀我一起去上柬煥新老師的廚藝課,裡頭的重頭戲就是西班牙海鮮飯,看起來非常豐盛粗曠豪華的料理,居然並不難做,心裡就在想那天要來試試。接著好久不見的阿誰小陸從西班牙回來,帶給我的伴手禮除了我指名的生火腿,居然還有蕃紅花,害我當初在廚房手舞足蹈起來,恨不得撲到小陸面前狠狠親她二口。(不過她家三個男人會來飛踹我吧!)

     

    好啦!有好鍋,有貴如金子的香料,剩下的左右不過是橄欖油海鮮青菜和米而已。P那時大病初癒胃口略開,所以乾脆鍋子食材通通扛去她家,慰勞病人去。

     

    其實我真的覺得西班牙海鮮飯固然用活跳新鮮的海鮮很好,但因為又加了高湯又有蕃紅花調味,其實冷凍貨也不錯,然後我畢竟是台灣人,西班牙米那樣粒粒分明的口感實在不合我的胃口,反正都煮給台灣人吃也不用太計較,P家裡有什麼米我就用什麼米。煮出好大一鍋海鮮飯,四個人把三杯米煮出來的海鮮飯清得空空。P笑說我那鍋海鮮飯把她的食慾完全打開,吃了那頓後,她每次都在網路上找有什麼好吃的。

     

    把作法公開,其實真的沒什麼昩角小密訣,有好鍋好食材就煮得好。

     

    食材

    20241020_fj8oe 

    甜豆莢/紅黃甜椒/海鮮高湯(超市裡買的海鮮湯塊)/洋蔥切碎/小陸給我的蕃紅花(親一個)

     

    20241020_pdzxh 

    蕃紅花。不便宜,不好意思問小陸價格,我在微風看一公克要二千多。這裡大概有0.375g,可煮約二次的海鮮飯。

     

    20241020_weiln 

    家樂福買的冷凍海鮮,蟹腳肉/越南舫魚/甜蝦/淡菜。不貴,四樣買起來才四百多塊,裡頭是一半的量,另一半煮了另一次海鮮飯。

     

    作法:

    1.把橄欖油加熱,丟蒜頭,把海鮮炒半熟左右,撈起。裡頭的汁液撈起來放在一邊備用。

     

    2.再加入大量的橄欖油,丟碎洋蔥,炒至洋蔥半透明後,把米洗淨丟下去,轉小火拌炒。

     

    3.高湯著量倒入,每次約剛好淹至和米平高,蓋陶鍋。這時都持續在小火狀態,每三到五分鐘要檢查一下,只要看裡頭的高湯不夠了,要再著量加入,和米攪均勻,直到米飯熟到你要的軟硬度。我那時用三杯米,大概這樣的動作持續有八九次吧。

     

    4.甜豆莢在米約七分熟時加入,和米攪勻,甜椒約在米九分熟時加入,比較能保持脆度。

     

    5.等到米熟到你要的軟硬度,再最後一次加高湯時,把蕃紅花加入高湯裡,會把高湯染成很豔麗的黃色,倒入和米攪勻後,把炒半熟的海鮮平均放入,蓋陶蓋。轉大火煮約四五分鐘。

     

    6.檸檬切片插入。(應該要用黃檸檬,不過很不好買,綠檸檬香氣略遜一點,酸中帶點苦)

     

    成品

    20241020_u2o61 

    真的,食材其實都平平無奇,組合起來真的很有西班牙那種豔麗配色,一端上桌大家嘩的一聲,胃口都開了。

     

    另,不得不大力稱讚寶迪鍋,你看看你看看,多麼美麗的鍋巴,而且鍋子完全不沾,水沖一沖就乾乾淨淨。

    20241020_y1mq7 

     

    另,加不加蕃紅花有沒有差,說真的,我後來有煮過沒有蕃紅花的版本(用完了嘛),很奇怪,少了蕃紅花一味好像這料理的顏色就遜了那麼一點,好像沒那麼美味似的。不過倒底差在那裡?我嘴拙,沒吃出來。

     

    有空試著做做看吧。

  • (黑白煮)身世成謎的卡雷省名菜-Welsh

    (黑白煮)身世成謎的卡雷省名菜-Welsh

    20241020_gws2u

    歡焗烤又鬧著要減肥的人,在天涼時分看到這道菜,大概又要掙扎連連。

     

    這是一道非常厚實的菜色,只要一進入北法pas de calais這一省,大大小小的餐廳都會出現這道菜-「WELSH」。

     

    這名字其實常引起英國客人的駭笑,是很好的ice breaker。「我是英國人怎麼從來不知道有這道菜?」「你們在法國賣威爾斯菜?」「這是你們翻譯成英文的菜名嗎?法文本名叫什麼?」

     

    不能怪英國客人困惑,其實連當地的法國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為何這道當地菜有個很像英文的名字?難道是從英國那傳過來的菜色?如果這樣問,法國人困惑歸困惑,但一定會嚴正聲明:這道是法國料理,不是英國點心喔!(不過英國境內真的沒人做這菜色也是真的),連古狗大師我都求救過,但Welsh的身世依舊成謎。

     

    身世成謎沒關係,不過在長年陰暗涼冷的pas de calais這省,出太陽的時間比起其他各省都少很多,先天天氣已經比輸人家,建築也不漂亮,灰舊陰暗,加上那裡的法國人個性機車程度蓋法國之前三名。景點上頭,南有千金小姐巴黎,北有小威尼斯之稱的布魯日,二方夾擊,這一省實在沒什麼看頭,朋友那時來找我,我還真抓破頭想不到可以帶他們去那裡走走看看。

     

    elsh在這恒常冷冷涼涼的地方裡,變成美味的圓圓小太陽,安撫渴望美食的胃。 

     

    Welsh做法很簡單,切達起士、啤酒、烤過的土司或切片法國麵包、一大片火腿。材料也算是隨手可得,但惟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種切達起士加熱後都可以滑順如緞,我也有買到攪半天仍結塊疙瘩的,買切達起士時要稍微詢問一下加熱後的情況。

     

    Welsh也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料,常見的是有人在裡頭加炒過的洋蔥增加風味,也看過有些餐廳標新立異的用燻鮭魚代替火腿(不過沒吃過,不知道搭不搭),上頭加顆荷包蛋就叫Welsh complet,煎得半熟的蛋黃和焗得吐泡泡的起士混在一起喔~很美味,但保証肚子多圈肥油。

    20241020_qgsjz 

    這是端上桌的樣子,當地人很愛淋烏斯特辣醬攪著吃,一定會附沙拉和薯條。

     

    材料

    切達起士 250 G(Chedder cheese)

    啤酒(口味不拘,沒試過台啤,說不定不差) 125 CC

    烤過的土司一片

    熟火腿一片(可以蓋過土司大小即可)

     

    做法

    1.切達起士切薄片。

    2.啤酒放入鍋中加熱,起菊花泡時放入三分之一的切達起士,攪勻。

    3.再放入一點啤酒,加入另三分之一的切達起士,開始單一方向攪順。把剩下 的切達士起全倒入鍋中,再攪,如果發覺太乾起士沒法融化如絲緞狀,再著量加入啤酒去調和。

    4.烤土司放入直徑約十七公分,深度約三公分的圓烤盤中,再鋪上火腿,然後把加熱的切達起士倒上去,全蓋滿為止。

    5.烤箱加熱至攝式200度左右,把烤盤放進去,烤約五至十分鐘,起士表面金黃起熱泡即可。

     

    吃過的台灣朋友都建議我可以開家餐廳,冬天專賣這個就好。所以代表這北法菜色不難吃,有興趣的人自己試試吧。

  • (黑白煮)糯米腸

    (黑白煮)糯米腸

    糯米腸在台灣的身份其實蠻矛盾。

    不會在飯店餐廳看到它的身影,大多是在市場的攤販,小吃路邊攤,頂多是搭著鐵皮屋的熟食小店才有得買。很粗曠,一節一節油油亮亮,很庶民化的小吃。

    但價格可不便宜,一盒一台斤約600公克就要價120-150台幣。還不是頂尖品質的,大多吃到的是人造腸,糯米紙做成的,沒什麼咬勁,煎一煎烤一烤就皮開飯綻,好一點的用腸衣來做,品質稍佳,但都不及用真正大腸拿來灌美味。蒸煮好吃切片沾醬油膏,會讓我一吃停不了,鹹酥雞攤也有它的身影,炸得酥酥灑點胡椒鹽香得不得了。一整條烤一烤,中間切半夾切片的香腸,一口咬下有香腸甜鹹的滋味,糯米腸的油蔥花生糯米香,混著炭香,邊咬還得邊注意不下心側流出來的口水。

    20241020_44kwp

    光看這照片就覺得口水泛濫到不行。

    糯米腸的來源已經不可考,不算是台灣特有的小吃,和廣州朋友在聊及家鄉小吃時,也有類似的小吃,來自潮汕一帶,和台灣不同的在,他們用臘肉粒香菇粒蝦米取代花生,灑五香粉混入糯米裡,蒸煮後切片沾甜醬油吃。韓國也有,只用大腸不用腸衣,混入糯米的料更豐富,辛香料如蔥辣椒洋蔥蒜頭不吝惜的混入,還加了豬血,,味道口感和外觀都呈現強悍的韓國民性。

    20241020_aj8hc

    乍看之下還蠻震憾的韓式糯米腸。

    之前沒做過糯米腸,看過網路上幾個食譜,覺得好像不難,材料也不雜。二話不說衝去市場買糯米花生棉線,等到去豬肉攤買腸子時,才發覺好像不是我想像中的容易。

    豬肉攤的老闆娘聽到我要灌糯米腸,豪氣的拿出一串綁好的溫體大腸,說是剛從屖宰場略為清洗過就拿來的,還沒放進冰箱過。新鮮熱辣讓我當場傻眼。

    奇怪,怎麼跟我我網路上看到的那些白白淨淨的大腸,長得很不一樣。而且,要命,即使已經把裡頭的穢物清過,那副大腸…還是飄著一股可以証明「它很新鮮」的氣味。

    沒有別的選擇,我拎著那副新鮮大腸,一到廚房立刻用清水大力沖洗,翻面,拿剪刀把腸壁的白色脂肪通通清光(這工作很要命,大腸它媽的真長啊!) 再用鹽搓洗過。不行,還是太臭,倒了米酒再洗,再倒可樂浸洗,然後用活水去腥法再清一次,此時心裡幹聲不絕:媽的,為什麼網路上說用鹽或麵粉洗一洗就可以了,欺騙世人嘛!不然一定用很奇怪的東西去洗,不然怎麼會洗得那麼白?一邊洗腦袋一邊不停的轉出疑問。

    最後抹上麻油,勉強覺得那股大腸腥味不再明顯。不過灌進糯米和花生後,我還是把灌了糯米的腸子煮熟了才下鍋蒸,阿彌陀佛,還好成果出來非常滿意,不然這一場人仰馬翻就太浪費時間了。

    材料
    糯米半斤(三百公克),生的帶皮花生 一米 杯,油蔥酥 一米 杯,鹽1 1/2茶匙,沙拉油2大匙,大腸適量。

    做法
    1. 大腸買回來洗淨。(如何洗淨我上頭已說明。)

    2. 糯米洗淨泡水,二到三小時左右。

    3. 花生泡水一小時,泡好的花生加水(蓋過花生)用快鍋煮,達到壓力後小火煮五分鐘熄火,降壓後開蓋,把花生撈起來備用。(這裡我用新到手的藍點快鍋煮,花生軟中帶脆,想要口感軟一點的人可以再小火多煮十分鐘。)

    4. 泡好的糯米拌入鹽,油蔥酥,沙拉油,炒半生熟後加入花生拌勻 ,調味可以比一般接受程度再重一二成,下水煮時會沖掉一點鹹度。

    5. 大腸的一頭先用細繩綁起來,另一頭用湯匙或漏斗,塞進拌好的糯米花生料,灌約 十公分 左用的糯米後,拿繩子把大腸綁起來,糯米塞約七分滿在大腸裡即可,不要太過飽脹,糯米在蒸煮時還會再膨脹,繩子在綁的時候也可以退兩三公分。

    6. 繼續灌糯米料,打結

    7. 準備大鍋,放入冷水,放入做好的糯米腸(不用戳洞),水要蓋過糯米腸。開大火煮到水滾後,移到蒸鍋蒸三十分鐘即可。

    很滿意,CIN弟勸我改行不要在家裡公司混吃等死。家裡還有糯米,下次打算自己來用脫皮的綠豆仁做看看,說不定也有意外的驚喜。

    不過很懷疑是誰發明把糯米灌到大腸去的?

    應該是很閒沒事做自找麻煩的家庭主婦(主夫)吧?

  • (黑白煮)現烤鮐仔魚

    (黑白煮)現烤鮐仔魚

    魚要好吃,過程就免不了殘忍。不只要新鮮,要活跳跳的,從撈起處理到下鍋,生死之間不過幾秒,求得最最鮮甜細嫰的口感。

    便當男的叔叔是個養魚狂,一層三樓的透天厝,裡頭至少有二十來個大小魚缸,外頭還做了個水泥池,專養釣回來的吳郭魚鯉魚鯽魚,想吃時就撈一隻下鍋,保証新鮮現流活跳跳。我邊看邊讚歎,這簡直是吃魚人的天堂,cin爹大概會樂不思蜀。

    進到廁所裡,發覺廁所也有一個橘紅色的水槽,養著叫「鮐仔」的魚。這種魚約巴掌大,外型和鯽魚很像,肚腹間呈漸層金黃的顏色,便當男說,這種魚肉質很細,甜,又不像鯽魚細刺多。這種魚料理時不用去鱗剖肚,外面洗淨後就可以下鍋煮烤,連鱗片都可以吃。

    20241020_ic1zl 

    哇哇哇~我想我那時的口水大概已經淹沒整間廁所了,便當男立刻說中午烤桶仔雞,晚上就來烤魚吧。

    從橘子園回來後,嬸嬸一直嚷嚷中午吃太多,晚上隨便吃就好。我這個台北長大的人,很自然的以為隨便吃吃=烤魚+飲料.沒想到當大家在升火烤木炭時,嬸嬸叫自己兒女去幫忙,一放到桌上,右邊是一大鍋酒香四溢的燒酒雞火鍋,左邊是一大鍋蕃茄魚豆芽油麵湯。嘉義人和德國人一樣,份量上都在騙人)))這是什麼隨便吃吃啊!!!

    20241020_vqaee 

    不但德國人的一人份不能信,嘉義人的隨便吃吃也不能信。

    20241020_uavf7 

    重頭戲上場,便當男把魚撈起洗淨後,用鹽水把魚嗆昏,等到魚眼略呈混濁,放在烤爐上烤,火不能太旺,烤到二面金黃焦脆就可以了。

    挾了一隻剛烤好熱呼呼的魚吃,帶鱗的皮脆,像吃碳烤香餅干似的,魚肉細軟油脂豐富,非常甜甘。最新鮮現流,很原始,天堂級的美味。

    呃啊~看魚扭動的弧度,知道魚有多新鮮了吧。

    那晚氣溫略涼,鄉下的空氣帶著燒木材的味道,大夥圍著烤魚的爐子啖美食聊天,笑聲不絕於耳,輕鬆微涼的愉快夜晚。

    只是帶著個漲破,整晚咕嚕嚕叫不停的肚皮。

    我需要 張國周 先生的幫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