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黑白想

  • (黑白想)談果醬

      
    在附近小鎮買到的玫瑰果醬和紫蘿蘭果醬.包裝得很陽春,但一入口卻是滿嘴花香.

    在台灣,其實我不太碰果醬.

    本身就不嗜甜,小時候愛吃巧克力的形象在年紀越長後,口味越來越成人化,偏鹹愛辣好酸.加上台灣的果醬選擇不但少,而且品質差到令人嘆氣,一罐果醬裡,香料色素的味道佔了絕大多數,模擬出來的各式水果口味讓人敬謝不敏,導致我後來連摻和了各式果醬的糕點麵包都不太碰.再怎麼好的東西,搭上了那樣的果醬,那真不是「可惜」二字能概括心中的感嘆.

     

    第一次讓我覺得驚豔的果醬,是在台灣玫瑰園喝英式下午茶時,他們附上來的玫瑰果醬.

     

    剛入口,溫和恰好的甜度,但玫瑰濃濃的柔香瞬間貫通了鼻口,順入喉嚨後並沒有像一般果醬過重人口色素或香料的味道,搭上塗了奶油的司康餅(Scone)簡直是絕配.我當場就有點小埋怨他們給的果醬太少了一點,幾次和友人在玫瑰園喝下午茶,司康餅配上玫瑰果醬一直停留在我的必點名單中.

     

    後來有機會詢問了其中一個店的店長,她解釋店裡的玫瑰果醬都是進口貨,以最自然及適合的方式製作.後來玫瑰園裡開裡販售,即使價格不匪,我仍買了幾次,不過每次都得珍而食之,簡直把這玫瑰果醬當作公主皇后般,半點待慢不得.

     

    第二次從果醬帶來的驚喜,則讓我對果醬品質及口味產生概念,導致我對果醬非常挑剔的程度.

     

    說來對大家很不好意思,因為這個果醬誰都買不到,是英國媽媽Cathy親手作的果醬.

     

    英國爸媽是典型熱愛園藝的英國人,花園比住處大上十倍不止,前面是一大片可以任Nick練習越野摩托車的草坪,後園除了種滿花草,最重要的,還有各式蔬果.

     

    節瓜萵苣茄子豆夾,蘋果杏桃草苺覆盆子黑白紅茶薦子還有鵝苺.我每年都在盛夏時分去拜訪他們.南蘇格蘭的氣溫就算是正夏七八月仍是有點冷涼的,正午太陽正盛時是最適合出去走走散散步的時光,暖軟的陽光搭上微涼的氣候很是舒服.而我最喜歡的,還是穿梭在那一小片苺果園之間.

     

    結實累累的苺果讓人越看越愛,英國媽媽年紀大,英國人工也貴,她要是有空是會來摘些果實,但大多時候她總是忙得團團轉,苺果的收成季前後只有二三個星期,過了這段時間只能任它們爛壞,十分可惜.加上採這些苺果可不是件輕鬆工作,只有半人高的植物要採拮它們的果實,只能屈就自己用蹲的,蹲採了二三個小時的苺果量,做個派或蛋糕就結束.雖然好吃,但會叫採收的人萬分不甘願.(我就曾一邊大口吃甜點一邊心痛淌血).大多時候,Cathy更喜歡把這裡水果拿來做果醬或果凍,她有一本已經三十幾年,結婚時好友送給她的老果醬食譜,遵照裡面的步驟,視不同水果的類似該加多少水熬煮,加多少糖增進甜味,比例方式火候大小全都馬虎不得,一個弄錯,果醬作不成變成一灘果糖,丟了心痛留下來又不知道能做什麼,那真會叫人泣血捶胸的.

     

    英國的水果不像台灣,水份不多,大多數的水果,酸度跟甜度成正比,很少有合適鮮食的水果.但用來做甜點或果醬凍簡直是天賜的完全材料.在台灣從不碰果醬的我,在英國倒是早餐下午茶都少不了它們.不是我在說,英國食物雖然從不入在美食殿堂裡,但英國甜點有好幾樣,可以直逼甜點界前三名也不為過.我最歡搭果醬一塊吃的,除了吐司外,司康餅是絕對少不了的,炸甜甜圈裡面塞入自製的果醬,也會讓我一口接一口肥到橫著走.

     

    英國媽媽的自製果醬,甜度和酸度比例相當平衡,果味十足.好酸的我目前還是把她的果醬列為果醬界的第一把交椅,連法國果醬之后Christine Ferber都沒得比.再三跟鳥妹妹形容她的美味,害她到最後央求我六月底cathy來這裡玩耍時,請她帶一罐讓她嚐鮮,也讓我重溫在英國時的甜點時光.

     

    到了法國,我又恢復不太碰果醬的習慣.但不可諱言的,法國的果醬種類之多品質之好,依舊讓我三不五時對它驚豔.

     

    法國的果醬,界限之寬廣恐怕是全世界之冠.一般的水果的選擇已經多如繁星了,我們這裡還有特產核桃果醬,能買得到栗子果醬,花香果醬不希奇,各式茶葉也有人嚐試拮取它們的香味製成果醬,我甚至看到有人賣蕃茄洋蔥果醬,讓我很難想像其口味如何.

     

    法國的果醬對我而言,清淡爽口,甜度適中,各式茶果花香醇濃,但酸度對我而言就略淡了點,在嚐過英國媽媽酸甜並衝的果醬後,法國果醬的酸度已經不能滿足我養刁了的嘴.惟一的例外,是他們的花果醬.

     

    這個星期天,法國友人帶我們到附近郊遊野餐,途經Saint Antoine Abbey,看到了玫瑰果醬和紫羅蘭果醬.我熊熊想到台灣玫瑰園常買的玫瑰果醬,很驚喜,價格也不貴,二百四十克不到四歐.逛了一下後,鳥妹妹買下了這二款果醬.

     

    這裡的玫瑰果醬,顏色是比較淡的粉紅色,裡面還有花瓣,很溫順的甜度,還沒放入口,玫瑰的柔香就直撲而來,一口含下去,口鼻胃都變得很玫瑰色.至於紫羅蘭果醬就是另一個大驚喜,光看外觀,透明的深紫色裡看得到花形,香氣柔濃,甜順沒有花澀味,視覺味覺都讓人覺得浪漫萬分.

     

    但這二款果醬,嚐過後感覺必須搭配下午茶甜點,司康餅鬆餅或可麗餅都應該很不錯,配吐司或塗在法國麵包上,感覺就有點怪怪的

     

    那天該來動手做做司康餅,在法國的春陽下午來份英式下午茶了.  

  • (黑白想)一輩子的快樂開心

    有人曾問我.

    「怎麼樣才能真正快樂,才能一輩子開心.」

    快樂開心是很簡單的四個字.難得,是因為人心把它們給弄複雜了.

    問我的人,是個長相漂亮甜美的女孩,剛結束美國碩士課程來法國找妹妹玩.我抓破頭也想不通她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長相上乘身材不賴,能言善道人緣又好,中英文流利又有碩士學歷,衣著化粧眼光極佳,裙下之臣沒有一打也有數名,父母安在且在經濟上精神上絕對支持兒女.為什麼要擔心這種問題?

    或者這樣說太主觀了點.能影響到快樂開心的因素太多了,愛的人不愛我,不愛的人偏偏咬死著不放,想買衣服還得看標價考慮再三,父母總是溝通不到交集,不知未來工作能找到合適的與否,而且,人生茫茫無常無所不在,心終日惶惶不安,不知如何找到安全感.

    問題是,當上述的條件全都符合了,爾等又能確定快樂開心的日子就會降臨?

    人不快樂的原因,只不過是不懂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然後是貪心.

    過了二十分的生活,便往六十分看,達到了六十分,又汲汲營營的往一百分邁進,等滿分到手了,卻又感嘆高處不勝寒.

    其實,靜下心想想,會讓你覺得快樂的回憶,很多是在那個當下,是你覺得掙扎徬徨苦熬的時候.

    當過慣了一個月只能有五千塊的生活,存夠了錢到巴里島做SPA吃海鮮大玩水上活動.事後回憶起來,會讓人快樂的不是去旅行時的放鬆,而是自己撐過那段辛苦日子的成就感.

    在那段日子裡,你找到了可以比人家省三成的錢消費相同產品的方式,看到了存款數字的增加,知道了自己可以苦耐拮据的極限,借書比買書更省且看得更多,小吃比大餐廳美味數倍且無須故做高貴…等等等等,都是讓人快樂的因素.

    覺得人生無常旦夕禍福,但誰的生活不以之為伍?工作有成就,你開心,因為努力終有結果.一事無從,你也該開心,因為它告訴你該試著往另一個方面挑戰嚐試.愛情步入了紅毯,你開心,因為有情人終成眷屬.分手了,也該開心,因為命中良人並非其人,慶幸自己餘下人生不需再浪費在同一人身上.有錢,開心,因為愛買什麼就買什麼無須看標價.沒錢,也會開心,因為你會找到比別人更省錢甚至無須花錢便生存下去的方式.和父母相處融洽觀念無礙,你開心,因為這樣的父母難得.和父母常有齣語,你也該開心,因為父母不關心你便不會念你,而且,你也知道自己還有更大的成熟精進的空間.

    快樂開心不是一個結果,而是生活中的過程.珍惜當下不多慾念,你又何須擔心快樂開心跟不了你一輩子.

  • (黑白想)cin爹

    從有記憶開始,跟父親的磁場,就比母親來得要強烈一點.

    雖然家中是慈父嚴母的管教方式,但老實說,cin爹並不是個好脾氣的人,惹惱了,以前是拳擊國手的他,打起來的狠度比cin娘嚴重上十倍不止,但我從來不曾被cin爹打過,大聲責罵已經是最高限度.

    國中時,一次在補習班不知道因何故,從來少哭的我,當晚腫著一雙眼回去,cin娘還在大聲叼絮著問東問西罵我沒用時,cin爹已經整個人跳起來,向來三不管的他,抓起電話撥去補習班,劈頭就是對補習班主任一陣痛罵.

    我被cin爹的行為震驚到忘了傷心,只見cin娘手忙腳亂的搶過電話跟補習班主任好聲好氣的道歉,cin爹仍不罷休的大吼.

    「我女兒去補習班是去學東西的,不是去那裡被人弄哭的,叫他們搞清楚狀況.」

    我慌忙中拉住了cin爹的手,另一波的眼淚又撲朔朔的掉了下來.

    這種毫無理性的話,一向不是在商場上縱橫知道人情世故的他會講的.

    這是我第一次強烈的感覺到,自己必須好好照顧自己的一切.否則,傷害的不只是自己,還有眼前爆怒的父親.

    不過,我和cin爹的互動並不像一般父女親密.常常是冷冷的,淡淡的,可以二人同處在一間房子裡一下午講不到三句話,有時聊天意見觀念相左時,二人可以辯到臉紅脖子粗,恨不得找三秒膠封了對方的嘴.

    上了專科之後,愛漂亮,第一次跟父母開口說想買隱形眼鏡,cin娘還在念我浪費錢不知道錢多難賺,cin爹已經一個箭步站了起來,穿了外套說.

    「走,我們去找間眼鏡行配一副.」

    我那一瞬間又呆住了.

    父親向來不修邊幅,身為老闆的他很不重穿著,曾有店員狗眼看人低而被轟出店門的記錄,他也不甚在意,摸摸鼻子就換下一家.卻認同女兒因為愛美而想買奢侈品的念頭.

    後來去配眼鏡時,我發現,父親一個人去逛街時,似乎經常遇到不長眼的店員對他態度冷淡,但他很少在意也很少提起.但只要全家一出門遇到服務太差或態度高傲的服務生或店員,他常常會很容易爆怒而破口大罵.

    那是我第一次覺得,父親愛這個家,更甚過自己.

    在公司工作時,父親常動不動就偷空溜上頂樓看他的鴿兒鴿女們,客人要找他時,我常常被派上樓叫他接電話.有一次,cin娘叫我去叫他,我上了樓喊了二聲,沒聽到回音,以為cin爹騎車出去買東西或什麼的,並不在意的回到辦公室繼續工作.不經意的往外看,摩托車還在,代表cin爹並沒有出門,我想了下,整個公司工廠走遍找人,都沒找到,心中的不安突然越擴越大.

    頂樓的鴿屋樓梯是沒有扶手的,cin爹上下樓梯的態度向來跟我一樣隨便,會不會是跌在那裡痛昏了沒聽到我叫聲,還是跌傷了不想讓人發現所以先躲起來?

    自己越想越慌,於是又衝上了樓找人.

    我叫喊了二聲,父親的頭才從鴿屋探出來問我幹麼.

    心中突然一塊大石掉下來,情緒放鬆之後,我一陣大罵指責他剛剛幹麼不回我.

    Cin爹當然不是個平白無故願意被人指責的料,父女二個像神經病一樣,在工廠的頂樓當場開堂大吵特吵起來.

    當天回去,我卻發現向來五音不全的他,會邊開車邊哼些常聽的歌.

    我忍住偷笑的衝動,第一次明白cin爹需要兒女的關心.

    常常出國,每次cin爹一定親自接送.向來開車亂無章法的他,會在那時特別遵守交通規則,車子能開多慢有多慢,紅燈行綠燈停百公尺前見了黃燈速度放到像蛇行.從頭到尾死閉的嘴都不說話,就算想辦法跟他聊天也是有一句沒一句的.

    這情況到去年暑假我要回法國更加明顯,cin爹本來不送我去的,但是cin娘臨時被一個客戶的電話絆住了,眼見時間越來越近,cin爹拿領舊任,送我去機場.

    一路上父女二個很沈默,cin爹專心開車,我則不時抱著happy狗摸摸弄弄跟牠說叫老爸老媽帶你來法國玩啊,可以去找爸爸喜歡的歐洲鴿屋主人啊等等,明著說給happy聽,實則說給向來懼怕長程飛行的cin爹聽.

    Cin爹嘴閉得更緊,一聲不吭,而眼眶已經微溼了.

    那個當下,我突然恨起自己為什麼當初選擇遠渡重洋到法國這鬼國家去.父母養了我二十幾年,就是讓我東跑西跑讓他們不時提心吊膽嗎?

    我不再和happy說任何字句,深怕喉嚨再吐出任何字眼,眼淚也要跟著掉出來.

    在機場上淚眼相對向來不是cin家人的風格.但向來表現不出的言語行為,壓抑在心裡,是種更巨大的情感.

    到了機場,我速速的放下了happy自己拿了行李,要cin爹快快離去,匆匆交待他們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常吵架我自己會小心等話,提了行李,頭也不回的衝進了航廈.

    等了五分鐘後我才敢回頭,cin爹的車已經不見蹤影,我有一絲悵然,家很近,就在咫尺,但離我很遠.

    要不是check in時間緊急,我真想先衝進洗手間好好哭一場再出來.

    那是出國這麼多年,曾經一度以為自己會為愛走天涯的我,第一次發現,愛情神奇,卻不如親情那般深植我心,直入我情感的死穴.一碰,自傲堅強獨立的我,也必須向淚水投降承認軟弱.

    國外生活美好順心,我卻開始越來越想念台灣的親友一切.

    是的,是該轉動鬧鐘,開始倒數了.

    我想家了.

  • (黑白想)法文的詭異

    不知道是那位仁兄說過,學語言的過程中,你會從中漸漸瞭解一個國家的個性特質.
    所以,在學法文的過程中,我逐漸瞭解法國真是一個…
    邏輯性詭異,把例外當平常的國家.
    所以學法文,最怕的就是二個字-「例外」.
    以發音而言,法文的發音通常有跡可尋,可是有些發音真的亂詭異一把.基本上你可以用自然發音的方式來發百分之六十的音,但像遇到oi合在一塊的字要發如「哇」的音,eu要發短音的「ㄜ」,遇到u要發「淤」,eau 要發「歐」等等等這些,它們不算例外,此時你只需要忘記自然發音規則去硬記就好.但是在母音AEIOU上有怪怪的如二小點啦,左撇右撇啦,或是像三角形但沒下面那一橫的符號時,再另有其發音,所以,再記.
    還有法文的單字通常最後一個字母是子音時不發音,母音就要發.但也有例外,這等例外列出來大概也有近十個,所以,卯起來記.
    最讓害怕的倒不是這個,而是像遇到要連音時.
    所謂連音,簡單而言是上一個字的字尾是子音,下一個字字尾是母音時,法國人很自然的就把它們連起來一起念.如Il est bien.第一個字Il是L結尾,第二個字est是E開頭,所以直接發音成像「伊雷」的音(至於est後二個字母st不發音,不要問我為什麼,那叫例外.)
    連音恐怖的地方不是這個,而是像Il n’en ai mange…等一個句子有二個連音出現時,此時就很考驗耳力,有時一個漏聽掉會去會錯意,萬一對方口音再重一點速度再講快一點,那就真的不知道對方在講啥咪東東了.
    我常常忘記有連音這東西,被老師叫到念文章時常常被老師糾正,等好不容易記起來要連音時,卻又常常被老師說那樣的情況不用連音…唉~連與不連間,這選擇真難啊!
    之後,學數字.
    一到十都還正常,十到二十也可以,二十到三十、四十、五十、六十,都背起來就可以了,問題出在七十以後.
    法文的七十,叫Soixante-dix.Soixante叫六十,Dix叫十.是的,他們的七十,是叫六十加十.
    開始有點頭暈了嗎?且慢.
    八十,叫quatre-vingt.Quatre是四,Vingt是二十.找出關連了沒有?係滴,八十等於四乘於二十,算術不錯喔!再來.
    九十,叫quatre-vingt dix.很長的單字喔,前二個字你有熟悉了,dix你也知道是十了.沒錯,他們的九十,是以四乘以二十加十來叫的.
    心中有沒有幹幹相連連天邊的感覺?
    先別幹得太早,想學法文,後面會讓你吐血的還有一大籮筐.
    動詞的變化以我你他我們他們你們,一個動詞,在現在式過去式過去進行未來式未來進行式命令式情況式都有其不同變化.簡言之,一個簡單的如「是」的動詞單字etre,可以以六乘以六或七八以上的變化,等於一個可以幻化成六十四種不同的單字,但同樣在指吃這個動作.我以現在式為例.
    Je suis(我是) tu es(你是)il est/elle est(他/她是) nous sommes(我們是)vous etes(你們是) ils sont/elles sont(他們/她們是).
    這要硬記真的有夠強人所難,但不記又不行.動詞分三組,每組變化方式各異,而且不完全統一,還得看原形動詞單字前的字母來做判斷如何變化.再遇到不屬於這三組以內的不規則變化動詞,光在這裡就耗掉你一大半的腦力.
    然後名詞也不遑多讓,法文名詞分陰陽性,但不像義大利文簡單明瞭,o結尾是男生,a結尾是女生,e結尾的再去各別記是男是女就好.法文的名詞常常讓我懷疑是兔子投胎,實在是男女難分.通常而言,e結尾的大多都是陰性,sion或tion就絕對是,其他的就可以丟到陽性那裡去,但例外奇多,多到讓我不敢在第一時間肯定它們是男是女.但一旦認錯,之後的不定冠詞定冠詞一定跟著用錯,連形容詞也會跟著遭殃,牽一髮而動全身,簡直跟古代連坐法誅九族沒什麼二樣.有時測卷發下來,常常讓男女不分的我隨著試卷紅通通的程度,臉跟著青筍筍起來.
    寫到這裡,我突然覺得我必須停手了.
    為什麼?因為我覺得再寫下去,我大概可以出本書或寫篇十萬字論文來痛訴法文這個優美語言的吊詭之處了.
    想學法文嗎?就如同跟我語言交換的法國好友yannik所說.
    Tu apprends le Francias PAR couer!(你要用「心」來學法文)
    雖然他說這話的同時,我真想PAR TETE.(CIN式法文亂翻 :把他的頭給巴下去…)
    唉…該不會這優美的語言還沒學成,本人的暴力指數就會狂飆破表吧!

  • (黑白想)粉紅色的同學

    (黑白想)粉紅色的同學

    20241020_43kbe
    看到友人一篇新寫的短篇小說,佩服外帶笑到成滾地葫蘆之餘,同步傳給在msn線上的另個友人看.
    友人傳來個訊息.
    「活在童話中的女人現今變成男人眼中的跌停板嗎?」語氣頗有憤憤不平的意味.
    雪特!傳錯人!
    我這不經用的腦袋此時才後知後覺,這友人也是童話愛情的死忠支持中,一直活在總有一天她的真命天子會騎在白馬吻醒她這個沈迷於複雜亂世的公主,視我為奇葩(若我不是她朋友恐怕視為怪物),二人在女性主義的觀念上根本是南轅北輒.她的房間毛絨玩偶的數量早突破重圍,每每進到她房間只差沒被她的玩偶們壓扁.
    早早明白人各有志勉強不得.不過人性脆弱刻薄,要不是怕被搥扁,我還真想問她是否有類似經驗.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在台北學日文時遇到的一個同學.
    年代久遠早早對曾和那些人物同班過記憶糢糊,但這位同學的印象倒是清晰如昨.原因無他.
    誰能忘記一個天天打扮得粉紅妖嬌的女人.
    從頭到腳的粉紅色,粉紅套裝粉紅高跟鞋黑色網襪,粉紅眼影粉紅腮紅粉紅唇膏,瀏海夾了個粉紅心型髮夾.這等裝扮在十九二十歲的年輕女孩身上看到都覺得會頭昏眼花,更何況在一個三十六歲女人身上看到.
    不要批評不要批評不要批評,我在上課時努力默念克制自己一再飄過去的眼光,但一下課,前面的女同學一開口,馬上破功.
    「她…應該不只十八了吧?」二人同時又把眼光瞄了過去.
    「乘以二.」我故作冷靜的陳述事實,否則我害怕潛伏在體內的笑意會伺機而動衝破喉嚨.
    「那她是來上課還是相親?」
    「要問她.」
    很快我們就發現她上課心轅意馬,好吧!除了當時二十出頭對於愛情友情根本不分的我之外,全班的女同學有一部份心思都在那個看來事業有成學歷赫赫長相斯文有禮的三十三歲大哥哥身上.粉紅同學當然也不例外,每次一來一定刻意把座位調到接近他的位置,動不動用著極其嬌嗲的語氣問問題.而我也很快就發覺上課的樂趣.女性取笑女性實在不是件好事,但我向來不是女人,連女孩也不是,只是個心性沒長大愛玩愛鬧的小男生,上課兼偷看粉紅同學表演實在很愉快,轉頭再和其他三姑六婆傳遞聽到的對話,幾個二十歲上下的小女孩忍笑忍到頭暈肚痛,一到下課一定紛紛往外衝,把積壓一節課的笑意全體舒發以免得內傷對不起父母.
    粉紅同學變成我上課不捨翹課的主因,而帥哥大哥哥同學很快就發現她的企圖.開始對她進行有禮的疏遠,粉紅同學砌而不捨,有一陣子甚至連大哥哥的便當都準備過來(粉紅色便當),菜色豐富美味絕倫(為什麼我會知道?喔!大哥哥都說他吃飽了,結果我們這群黃毛丫頭平分掉).攻勢越來越猛烈,直到有一天,上到一課叫我的願望,老師一個一個點名問問題.問到粉紅同學時.
    「妳的願望是什麼?將來想做什麼?」
    「我願望是喜歡的人能看到我的心意,我希望結婚.」粉紅同學回答之餘不忘當著全班的面看了一下大哥哥.
    噗))))))
    大哥哥和我的臉色同時漲紅接著發青,他是嚇到,而我是笑意已經冒到喉嚨,快要壓不下去了.老師臨危不亂,臉色仍力持鎮定,給了個很中肯的建議.
    「那妳要再加油!」
    對大哥哥而言這實在不是個好建議.隨著他臉色越來越慘,我肚子已經抖動到快引起神戶大地震的程度了,下課下課下課,天啊)))))什麼時候才會下課?
    一下課,我率先衝出去狂笑.沒多久大哥哥臉色慘綠的出來,打開窗戶拿根煙抽起來,直瞪著我.
    「劉桑,笑得太過份了吧!」
    「對…對…對…不起…」我已經笑到無法表達完整句子的厲害了.
    「唉…」大哥哥長長吐了口煙:「我還想上下一期哩!看來她是會跟著同班了.」
    「那個大姐姐也沒什麼不好啊!人溫柔又會做飯,講話又輕聲細語的.」除了全身粉紅之外,粉紅同學倒是挑不出什麼缺點,我做起亂點鴛鴦的小紅娘.
    「我怕全身粉紅的女人啊!唉…」大哥哥又吸了口煙:「小女生,以後長大千萬不要太愛粉紅色,會嚇跑男人的.」
    「全身粉紅就嚇跑男人?為什麼?」
    「因為,太.粉.紅.了.」大哥哥給了個不明所以的回答,熄煙下樓買飲料去了.
    我始終沒理解男人怕粉紅童話女的心態,而下一期大哥哥和粉紅同學仍和我同班,惟一有差的是,大哥哥把同公司的女同事抓來,每次上課二人就很親密狀.粉紅同學再也不太粉紅,眼睛忌妒得快發紅.我再也沒好戲可看,平安的上完一期後,再也沒看到粉紅同學來上課了.
    再過一個月,又在補習班上看到粉紅同學的身影,這次她跟著一個年紀二十六七歲上下的帥哥有說有笑,而我隱約看到帥哥頭上悄悄掛上的黑線.
    忘得速好得快仍如此砌而不捨,我笑話歸笑話,心裡倒是悄悄祝福粉紅同學早早有歸宿.
    只是可惜沒辦法調去和她同班再看好戲了.
    唉!我實在是有.夠.ㄚ\.累.
    P.S.舊文章.不過老實說,我並不討厭粉紅色,至少也仍想不出為什麼有些男人會對熱愛全身粉紅的女人心生畏懼?或者只是磁場不合吧…

  • (黑白想)高有什麼好?

    我的身高一百七十公分.雖然我本人比較喜歡號稱一百六十九點五公分.
    印象中我在小四時就開始被排在倒數後二排的位置,到了小五後,除非剛好遇到早發育抽高的男生,不然我通常都是墊底的那個.
    更不幸的,我的身高到快二十歲才停止抽長.
    我身旁高的朋友並不太多,反而嬌小的朋友佔友人圈中絕大多數,然後我這樣詭異的體質常常氣壞他們.
    我國小畢業時是一百六十三公分,不算太突兀,上了國中後也蠻正常,一年長一公分,到了國三畢業一百六十六公分,我十分滿意,然後不少婆婆媽媽說的,女生到十五六歲之後身高就定型啦不太可能再抽多高叭啦叭啦的,年幼無知的我深信不疑,不會再長高正好,我可以從事各項我喜歡的運動不怕抽高身長了.
    上了五專後,我是閒閒美代子,整天無所事事,前二年不知道發了什麼瘋,每天下課一定號召同車同學學長姐打籃球,一打就一二個鐘頭,加上有牛奶當水喝的習慣.專一升專二那年,我發覺我長高了一公分,不在意,想說應該不可能再長了,所以繼續玩籃球,等到升專三那年再量身高,已經破了一路發(168)大關後,我慌忙停止,而天天陪我打籃球的同班友人則是一百五十八公分身長屹立不搖,氣得給了我好幾個白眼.
    專三後,迷上了游泳,連生理期都不想放過學會了怎麼去塞棉條,下場就是一年後,在考機車駕照的體檢上,身高欄被填上了一百六十九公分,我差點沒哭出來,啊是要長到什麼時候???抱怨給友人聽,大家紛紛有志一同的炮轟我是個該死的變態女人,到了十八歲還在發育,有沒有搞錯啊?
    於是乎,我隨便了,總不能因為不想再長高而不碰任何運動,於是我愛吃的吃愛玩的玩,很久都沒去量身高,等到畢業後跑去跳有氧舞蹈時,那個門市小姐用很羡慕的語氣跟我說.
    「真好,我這一輩子就希望有妳這種一百七十公分的身高.」
    「妳要喔!拿去啊!」
    小姐咯咯笑當我在說玩笑話,可是我是真的恨不得切個五公分裝到她身上去.
    有人問說妳真是太不知足了,高多好啊!手長腳長穿衣服好看買褲子也不用改,天生就是人家注目的焦點,矮個子的人要花多少努力才能換得眾人的目光.
    但是除此之外,高有什麼好?
    我從小五開始就是固定班上田徑隊的成員,運動會前都要比旁人早起二個小時去練跑,打躲避球打籃球都一定有我的份,這倒是還好,我還蠻喜歡這些運動的.但問題是,有些運動不是因為我高就天生會的,如跳高.
    小六那年,體育老師把我叫去,示範了一些跳高的技巧然後要我試試,我試了幾下後馬上皺起眉頭,我從來沒嘗試過跳高,技巧還沒抓到,被掉下來的棍子敲了幾下,很痛,腳踝附近馬上浮現微青的顏色,不懂老師要我跳這鬼玩意兒幹麼?
    「下禮拜三有六年級男女跳高比賽,妳代表你們班參加.」
    「ㄏㄚ/?」我哩咧,有沒有搞錯啊,到下禮拜三只有四天,我怎麼可能會在這四天學得會跳高的技巧.
    當時年紀小沒膽反駁老師.回到學校跟旁邊位置的男生吐苦水,他聳聳肩,一副針不刺在他肉上的死樣.
    「反正妳夠高嘛!隨便跳一下應該會比別人高,不用擔心啦!」
    我氣得當天不幫他寫他最討厭的作文.
    雖然後來結局不算太糟,我莫名其妙的跳到第六名.但撞出來的黑青讓我對跳高這運動戒慎恐懼非常,連帶一些需要跳躍的運動如排球跳遠都做得不太好,後遺症影響至今.
    再者,男生似乎對高的女生都不當女生看,平平出去聯誼,我那些嬌小可愛的朋友們可以坐在石頭旁喝飲料享受男生端烤肉,我就得在大太陽底下幫忙升火搬器具;高的女生通常都很獨立啦!高的女生都懂得保護自己啦!高的女生應該多照顧身邊嬌小柔弱的女生啦!種種種種…人們都覺得上天給了你身高的同時,也額外附與你許多的能力,會比一般身高的人佔盡各項優勢,於是乎,不拿來依賴似乎太可惜.
    真是天可明鑑,我懶惰成性,自己顧好就偷笑,還顧別人哩!而且想找人靠都找不到了,誰想靠我可能會被我一拍子揮走.我連到現在出去吃飯,都是身旁的朋友幫我拿菜單撕開包筷子的紙袋順便幫我把免洗筷拆開,若自己沒有特別經心,服務別人的觀念是不包含在我潛意識裡面的.
    身高高到底有什麼好?高的人也是普通人啊~~~

  • (黑白想)所謂法國高效率

    法國人普遍讓人詬病的一點,就是效率奇差.
    說起來是有點冤枉的,法國人認真起來,效率一樣快得驚人,比起西班牙義大利等效率蝸牛國家,仍是有笑傲江湖的地位.
    看到重點了沒有,對,就是「認真」.
    是的,在法國,希望能像台灣一樣有著快速的行政效率,有時需要一點心機和技巧.
    法國相當難找工作,但是如果一旦找到了正職工作,除非公司面臨解散或倒閉,雇主是沒有權利隨便解雇你的,否則得付出相當程度的金錢.也因為工作難找,加上証照制度盛行,能找到正職工作的人幾乎都是各個領域的佼佼者.一但讓法國人投入工作,其工作效率和成果讓人難以望其項背.
    但為什麼他們會讓人有「效率奇差」的印象呢?
    法國人普遍慵懶,花三分力可完成的事,他絕不會出到三點五分.時間對他們而言一點都不值錢,你急他不急,你若不急他更是樂於拖到天荒地老.講場面話是他們的專長,目的是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把事情拖得更久.
    剛搬到之前市中心的住處時,我很快就發現了我的熱水器有點小問題,每次洗澡洗到一半水就開始不熱了,平日梳洗只有被凍得哀哀叫的份.第二天跑到我的house agent那反應了一次,他叫我之後一個星期的下午都在家等,他會安排人來我住處修理.
    我呆呆的等了一個禮拜,連個鬼影都沒見到.那時認識的人不多,只好每天去同學家洗澡.時值一月,洗完熱熱的澡後還得頂著寒風回家,心裡不是不訐譙的.終於在一次下課,我直接殺入我的house agent 辦公室裡.
    「不好意思,我是XX公寓001的房客,我上個禮拜有來跟你說我熱水器的問題,你說會找人來修,可是我等了一個禮拜,都沒看到人.」我用著客氣而緩慢的英文,盯著那帥帥的house agent.
    「喔~對了,一直要跟妳說我忘了,那個工人我有跟他聯絡,可是他說他上個禮拜實在排不出空來.」
    「這樣啊…」我哩咧圈圈個叉叉,你每天都來處理信件垃圾還跟我道bonjour,居然會忘了跟我說這件事,當我白痴啊:「那不知道什麼時候他能有空過來?」
    「ohlala~這個就不是我能決定的了,得看他什麼時候把時間撥出來.」他二手一攤聳聳肩,開始講起場面話:「可是我是真的有跟他聯絡過了,他的時間表也不是我能掌控的,妳能瞭解吧!」
    「是的,當然,我能瞭解.」我假笑著,心裡盤算著該裝客氣裝多久:「那不知道你能不能現在幫我撥個電話,問一下他最快什麼時候能到我住處來修理,我心裡好有個底.」
    「我跟妳說我已經打過啦!他排不出空來我能怎麼辦?」他臉色微慍,覺得我好像是個無理取鬧的東方女孩.
    「可是你也了解,冬天沒熱水真的很痛苦.」我臉色硬忍著不顯任何怒意,口吻還帶點撒嬌裝可憐:「那不然這樣好了,我懂你的處境,但也請你懂我有多慘.我希望明天能在家好好洗個熱水澡,如果一天不來熱水,我能不能就晚一個月繳房租,晚幾天我就晚幾個月,這樣可以嗎?」
    當我急怒卻又發不得的情況下特別容易想出賤招,而顯然這個臨時起意的賤招正中這位house agent的死穴,只見他神色一僵,沈默了幾秒後要我隨他去旁邊的主辦公室,只見他跟另一個女員工嘰哩呱啦了半天,那女員工心不甘情不願的又打了好幾通電話後,又跟他講了半天,house agent才轉頭跟我說.
    「修理熱水器的師傅明天下午二點會過去,那時妳會在家嗎?」
    「當然,我明天一點就下課,我會在家裡等的.需要給他我的電話號碼嗎?」
    「不用了,我明天會帶他過去.若妳明天臨時有事,再打電話跟我講一聲,我再跟他改時間.」
    「好的好的,非常感謝你.」我一臉誠懇只差沒九十度鞠躬了.白痴才在此時說想改時間,誰知道一改時間又是民國幾年後才能解決了.
    第二天他果然領著修理工人過來,沒五分鐘就把問題解決,我終於可以安心大洗特洗享受熱水淋浴不用擔心洗到一半變成急凍俠了.
    以上,只是敝人小小的例子,幾點感想歸納如下:
    1.千萬不要相信任何「我已經打了電話了」「我會再通知你」「我已經安排好了你不要急」等等場面話,若這等場面出現,記得務必進一步確認執行時間,否則十之八九你會等到髮白齒搖卻連人影也不復見的地步.
    2.若不急,你事情可以儘管擱著無妨.若很急,不要期待他會記住你的不便,聲聲催連環奪命call等絕技都得使出來,不達目的勢不罷休.
    3.Email和信件不如電話,而電話不如親身登門拜訪.法國人在認定事情輕重緩急全以當事人是否在場為主.東方人常常因為語言不通或怕麻煩,都十分避免去面對面打交道,往往就會花掉許多不必要的時間在等待上.
    4.不要覺得自己是無理取鬧的一方.單純就事論事,不要因為他們臉色沈下來了或者開始不耐煩了,就先反省自己是否過度要求而開始有所讓步.記住,讓一步就得步步退.法國人只是比較情緒化,容易把反應寫在表情中,當自己站在有理的位置上時,很多他們情緒下出現的表情,我們可以裝死的當做看不到,溫和的繼續跟他們拗.
    還是覺得我的方式太激烈不太留餘地有失東方人做情面留一步的美德嗎?那你就儘量發揮此等優良傳統吧!相同的一件事,當時住在我隔壁的台灣女生,可是等了整整五個月才讓自己得以在家裡洗個痛快的熱水澡.我也在之後因為不知如何換天花板上的燈泡,告知二次請他們協助後就因為太忙就無暇去理會,後來靠鄰居出手教導才知道換燈泡的技巧,結果換好燈泡後,工人才在同個星期六敲門說要來換燈泡,而我已經整整等了二個月了.
    主動溫和但堅持的方式,會讓你在這裡號稱「效率奇差」的國家,享受許多人都奢求不到的方便和省事喔.

  • (黑白想)叭噗百米賽

    不知道你們童年時有沒有拔腿奪門,緊捏著零錢,以跑百米速度狂追,只為一個小小零嘴的經驗.
    我有,而且幾次經驗後,讓我就此相信金錢的好用.寧可多出十塊二十塊叫cin弟去追,也不要自己跑得氣喘噓噓.
    已經忘記是那個悶熱的夏日午後,我縮在家裡看電視,聽到樓下遠遠傳來有人按唧桶賣叭哺的聲音.
    我不是個太愛吃冰的小孩,門牙天生的敏感讓我吃冰的速度比正常人慢三倍.但那天天氣實在太熱,而且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超級想吃叭哺,其他的杜老爺義美統一各式冰品完全提不起我興趣.我掙扎了三分鐘,直到「叭哺~叭哺~」聲已然在家樓下了,心一狠人一躍而起,抓了一枚十塊硬幣,套了拖鞋狂奔下樓.
    平常不買叭哺時,都覺得賣叭哺的人都很愛摩蹭,「叭哺~叭哺~」了十來分鐘還不快閃人.偏偏輪到自己買叭哺時,都發覺賣叭哺的阿伯熊熊變得很沒耐性,叭哺的唧筒越按越密集,腳下的踏板也越踏越快.
    我在石牌的舊家是公寓四樓,等我衝下樓時,賣叭哺的阿伯已經衝到離我有六十公尺處了,而且速度有加速的趨勢.
    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喊一聲「阿伯我咩買叭哺!」賣叭哺的阿伯自然會慢下速度甚至等你.但你要知道,小學時,有不少同學都住附近,你這一聲大吼恐怕會變成第二天的頭條新聞.小小年紀的我當然不會不知道面子的重要,為了一支叭哺變成全班的笑柄,我才不肯.但問題是,我出盡吃奶的力氣以生平最快速度向前衝刺,卻和賣叭哺的阿伯距離越拉越遠,這~這~心中出現一堆圈圈叉叉的O.S.
    前二十公尺:X!我沒事想吃什麼叭噗?
    前五十公尺:阿伯~你今天蠻牛當水喝喔!
    一百公尺後:要不要放棄?吃不到叭噗也死不了啊~~~
    一百二十公尺後:這裡怎麼沒有便利商店,我變節想買杜老爺甜筒)))
    我人都已經衝下四樓了,跑了一二百公尺了,此時回頭,累個賊死還沒吃到叭哺,這…這…叫我怎麼嚥得下這口氣!
    面子和叭哺還在玩拉鋸戰時,我驚恐的發現,賣叭哺的阿伯,居然要轉彎了)))
    「阿))伯))我~咩~買~叭~哺哺哺哺哺~」我下意識忘了一切,淒厲而接近破音的喊住了賣叭哺的阿伯.
    叭哺阿伯總算停下來了,我連滾帶爬衝到他的攤子面前.
    「買叭哺喔!大支小支?」
    「大支.」
    「那跑卡架喘,下次喊聲丟好,我會等人啦!」叭哺阿伯和藹可親的邊挖叭哺邊給我建議.
    「我~我~我~知樣啦!」原本一肚子想指責阿伯騎太快的話瞬間說不出口,我只能喘喘喘的看著阿伯挖著叭哺,打算待會狠狠咬一口平復心裡的不甘.
    所以,我一直懷疑,叭噗明明就不是什麼絕頂美味的冰品,為什麼能讓人一再想念不已.
    我想,任何得跑百米後才吃得到的零食,都會讓人份外回味吧.

  • (黑白想)只交外國朋友?

    出國留學念書,誰都想交幾個不同國籍的朋友.
    想見識道地當地風土人情,最好捷徑當然是交幾個當地朋友.有空和其他國家的同學朋友交流略知不同的文化習俗也相當有趣.
    不過,有時也別太勉強自己.
    剛到G城時,我比較幸運的先找到幾個比較談得來的台灣朋友,大家一起旅行滑雪聚餐,日子過得很是有趣.直到有一天,Hao用msn跟我聊天時,突然提到.
    「我覺得妳應該多去和外國同學交流,妳太常跟台灣人混在一起了.」
    「?」我打了個問號過去.
    「妳難得出國了,也要見識一下其他國家的文化風俗,多認識幾個外國朋友不是嗎?」
    Hao算是這裡的台灣朋友裡跟外國朋友比較常有交流的.曾經在維也納念過三年小學的他能講流利的英德語,跟我進了學校來去匆匆的行徑不同,他一進學校招呼是從進門打到進教室,在學校人緣相當好.
    「可是,我討厭那種晚上party時大家喝酒抽菸hi來bon soir去,第二天上課連對方的長相名字都記不太起來的交流方式.」我回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交朋友方式,你喜歡每個人看到你都知道你叫什麼打招呼,我卻喜歡我跟每個朋友,都能有更深入的交心方式.」
    這是幾次經驗下來我宣布投降的結果.Hao很熱心,常常外國同學在那個bar辦party或是他們班上那裡有活動,都會把我們找去.但問題出在,歐美國家的學生在聚會時,都是越晚越美麗,每人都是煙酒不離手,音樂不震破你耳膜不干休.但問題是,我是個做不得壞事的人,我酒喝多會過敏,奇癢無比,症狀慘一點可以一個禮拜睡不好覺.煙我抽,但一個晚上一支接一支不停,然後搞到凌晨二三點才回家躺在床上,第二天睡再晚臉色都很難看,更別說我跟痘子是好朋友,玩得這麼糜爛它們一定會一塊冒出來關心我一下.然後我覺得難受的,是週末還在跟你天南地北胡天扯地的人,清醒後往往不見得會記得妳姓什麼長啥樣.不能怪他們,在那種昏暗燈光外帶煙霧迷漫的鬼地方,能記得誰是誰那真是太神奇了.但我總覺得這種社交方式好像是用來談生意應酬用,明明自己並不enjoy混吧的放鬆方式,何必一再勉強自己進而搞壞身體哩?
    而且說實話,也不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交到外國朋友.我最喜愛的西非同學,是一次我們二個為了小組作業一同留到學校的清潔工趕人才離開,她喜歡我的誠懇,我則是對她的敏捷有條理的腦袋和流利的英法文佩服不已.加上我們二個對於所謂「國際觀」有絕大部份的共識,回到G城後她常常主動約我聊天.而班上另一個葡萄牙女同學,則是在上學期期末跟我們到上海女生家吃了一餐後,三不五時就會跟我聊聊近況談談生活上的變化;最近則和班上的一個天才法國美少女因為同組做報告,我喜歡她有聰明的腦袋卻不高傲,能站在我們的立場思考我們做報告的難處,答應她有機會送她個Hello Kitty的小玩意,她開心到一坐到我旁邊就忍不住想聊天八卦,神態天真憨純.
    我想交的,是這樣的朋友.當然,因為同語言又同處在異國,難免跟同樣來自台灣的朋友比較聊得來,大家都在自己的領域有所專長,個性又處得來不會無聊到像小學生國中生玩搞小團體的遊戲,在異國分享同樣的話題笑話不用抓破腦袋想怎麼翻譯,這樣的緣份不是每個出國念書的人都會有,有些人出了國,舉著「到了國外只交外國朋友的」旗幟,說有利促進語言能力增廣見聞blah blah的,看到同樣黑髮黃皮膚的人就閃得老遠,彷彿同文同種的人就會妨礙他成長的腳步,心態十分吊詭.
    另外,交外國朋友,也無須完全配合他們的享樂模式.我約過班上的二個北歐男生來我這吃道地的台灣菜 (不是我煮的),二個一百八十幾公分的大男生看到一屋子的台灣人當場嚇到,乖乖的龜縮在餐桌的一角任憑我招呼他們道地的台灣筒仔米糕、蚵仔煎和當歸羊肉湯,雖然一時間有點小拘謹,對他們而言也是一種很特別的經驗,稱筒仔米糕為sticky rice cake,淋蚵仔煎的醬說它是湯,怎麼糾正都改不過來,這樣也是一種頗為成功的國民外交.(只是現在他們每次看到我就會問,什麼時候有機會再吃好料的.)
    無論國內外,交朋友都貴在知心,cin爹和英國爸爸認識十數年,到現在仍語言不通(也不知道民國幾年能通?),但二人對彼此都十分珍惜信任且有極高評價.任何緣份都強求不來,固步自封或全盤配合都不是交外國朋友的好方法,融和東西方不同習慣文化找出適合自己的交友模式,才會讓你真正交到可以交心一輩子的外國友人.

  • (黑白想)誰能保証不被整?

    法國邏輯一:講英文不代表會被整,會法文也不代表不會被整到.但什麼都不講一定整得金光閃閃.

    當年不知天高地厚的我,熊熊把預計好念書的國家從英文改成法國時,一開始還幻想自己買條法國麵包優雅的走在風情如畫的街道上,或者悠閒的坐在露天咖啡館裡啜著濃醇咖啡以期招來那個脫窗的法國帥哥愛慕的一瞥,嘴角還來不及呈花痴微笑狀,坐到電腦前找上google大神,鍵入關鍵字「法國」後,所有幻想中的浪漫成放射狀碎裂,「啪」的一聲瞬間散射,被刺得滿頭包的我眼睛睜大到極致,看著一篇又一篇對於法國幻滅的種種控訴.

    控訴大體如此:法國人不甚友善,不會講法文的人很慘,不會講法文但滿口英文的人更慘;租房子是Mission:almost impossible!銀行會在你去開戶時要盡各種荒謬文件,雞蛋裡挑骨頭挑到你乾脆想把雞蛋打破;居留証不花個半年搞不下來,拿到居留時你可能差不多準備飛回台灣;然後規定你要買的保險名目落落長,但花了一堆錢後,你還是搞不清楚那些保險買來幹麼用;行政機關效率之低落,公家私人機關服務之差勁,互踢皮球是正常,你除了心臟要比平人強壯十倍外,還要學韓信有連超人都無法招架忍辱能力,方能成為人上人-大概只有神能在法國有基本的安身立命空間.

    於是乎,身上插滿幻滅碎片的我,很認命的搜尋各個留法網站,該準備的不該準備的文件全都款好,該參考的不該參考的資料全都印下來放身上.除了法文還是一口破外,本人帶著全身的盲膽,闖到法國來.

    可能我的八字跟狗屎有合,也可能因為我在一月開學,不用像在九月時必須跟人東劈西砍的殺擠出一條血路.於是乎,我覺得法國人好像也沒想像中高傲,好像也沒想像中愛擺架子,好像沒想像中那麼討厭講英文的人…等等等等好感,直到我認識這裡的台灣留學生後,他們一致認為:我這個人單純只是狗屎運走到最高點.(在此幫石子老闆的石門情人廟宣傳一下,有求符還真是有保佑說,除了沒男人男人緣還是奇差之外,一切都很順.)他們可是滿腹心酸淚、篇篇荒唐史,各式文章內對法國的控訴他們全遇過,聽到我這法文一句不會的人居然順利闖天關,當場只差沒趴在我家地板唱起久違的「金包銀」.

    沒輒,到了人家的土地念書賺吃,看點人家的臉色也無可厚非.大家頂多私下訐譙個幾句,不然遇到熟絡的法國朋友逍譴個幾句.而這些倒楣的法國朋友們也很衰的當了自己同胞的代罪羔羊,被人逍譴不但回不了嘴,還得陪笑希望大家多多體諒.

    九月開始後,新的學生一批一批從其他城市或國家陸續湧進G小城,代表著受害者的人數戲劇性的增加.來自美亞非大洋洲,甚至是從歐洲其他國家來求學的學生明的暗的吃了不少法國邏輯思考下的虧.抱怨怨嘆大多是一再翻舊版沒啥創新,聽聽笑笑安慰二句就算了.最令我驚訝的,出聲抱怨的,居然不只有外國學生,連法國同學們也譙到無力.

    「我的那間銀行是白痴喔!我不過要買個civil insurance,居然跟我說他的預約這個月都滿了,說我最快十一月二十五日才能預約.Merde!有沒有搞錯啊!我們十二月二十日就放假了,那我學生証怎麼辦啊?」青春可愛,一頭金髮的tanya氣沖沖的一進教室,就霹靂叭啦的抱怨.

    在這裡先說明一下,在法國,不論做什麼事,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都要預約(剩下的百分之零點零零一就像我這種老走狗屎運的人,因為太順利而全然不知「預約」為何物?),預約不代表你可以在當天把事情處理掉,通常只代表你可以處理相關申請事宜繳文件或費用,少則再等一禮拜,多則一個月你想辦的事才會搞定.意思就是說,若等到這位法國同學拿到學生証,剛好跟著聖誕假期一起慶祝她拿到學生証.

    「不費吧~我以為這樣的遭遇是我們這種外國人才會遇到,你們法國人法文講得溜溜叫也會被人整喔!」我的下巴驚訝到「叭達」一聲掉下來.

    「當然啊!像我七月底就衝來找房子,結果,我那房東居然要求我爸媽要做保人.氣死我了,我都二十三歲了,之前也工作過二年,居然說我那戶頭的錢不能代表我就會乖乖繳房租.笑死人了,就算我爸媽做保人,我就會乖乖繳房租嗎?」獨立能幹條理分明的Maud向來最痛恨別人質疑她的品性,一氣之下繳了半年的房租堵住了房東的嘴.

    「原來…你們…也是會被整的…」我的下巴一直回不來:「那我是不是應該叫我那些朋友們也不用太哀怨,就算是法國人也是會被法國人整的,是吧?」

    「真是喔…花了這麼多錢養這群白痴…」二個法國同學依舊氣憤的嘀咕不停.

    所以,當你來法國,受到一些不合常理的對待時,不用太急著往「種族歧視」的方向來批評法國人的高傲.

    有時,他們算得上是蠻公平的了.不但整外國人,自己人-似乎放過也太可惜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