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in

  • (黑白想)想吃又吃不到 的十種食物

    國外待久了,出外人之間最常聊的話題,尤其是在歐洲一些中小城市的台灣人,十次總有三四次,在討論自己想念台灣那些美食. 

    大腸麵線蚵仔煎碗粿筒仔米糕滷豬腳三杯雞薑母鴨當歸羊肉煎餃尚且未在地雷區,稍微用心找材料將就一點,還是能煮來安撫思鄉的胃.很多異鄉人留學生在台灣十指不沾陽春水,出國一段時間倒變成準總鋪師一名,煎煮炒炸燴溜滷燉,捵麵條蒸包子作餡餅炊蘿蔔糕樣樣拿手,大體還是屈服胃的鄉愁威力之下.但有很多東西,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了材料,練就一身廚藝還是白搭. 

    一.鴨血:在夏天容易食慾不振的我,現在看它還好.但前一陣子動輒零下左右的天氣讓我天天想要溺斃在麻辣鴨血裡,恨不找找看附近有沒有人家養鴨,求求他們殺鴨的時候順道把鴨血留給我(不過很可能會被當成那個會使巫術的邪教徒).於是乎,必須用到鴨血的材料如五更腸旺酸辣湯等完全連想動手的慾念都沒有.偶爾還是會懷念在台灣頂多冷氣大啖鴨血的盛況. 

    二.雞屁股:在台灣其實不算頂喜歡雞屁股,到了這裡反而常常想念夜市裡炸得外焦內軟或者沾滿香辣烤汁的雞屁股,一口咬下去油汁噴爆美味之外還養顏美容(順便增肥),這裡喔!偶爾買全雞可以看到,但就是缺少小吃攤上佐料的好滋味.(我應該是比較想念那些調味料.) 

    三.鯽魚:很多人看到多刺的魚類都避而遠之,在我家倒是越多刺的魚越受歡迎.原因無它,刺越多的魚,肉質越鮮美.其中鯽魚為cin家最愛,每每回台南鄉下,奶奶總要煮上幾十條讓一家十幾口大啖.用淡味的豆醬加水加鹽煮熟,簡單的煮法就讓鯽魚的鮮味全被引出來,一家子無論大小完全不顧形象挑魚刺吃魚肉,很是過癮.不過鯽魚必須活跳跳才行,這裡一來多刺的魚不受歡迎,二來海鮮通常呈死屍狀態.想吃條鯽魚,難啊. 

    四.旗魚肚:說是肚,其實是旗魚魚膘.恒春外婆家常常不時會寄些特產來,我最最喜歡脆脆的旗魚肚.切得約5mm厚,配酸菜用大火炒一下就好吃到讓人扒飯扒不停.我相信這裡應該有,不過依他們的個性,被丟棄的機率應該比較高.就像日本人看到這裡的人把鮟鱇魚的魚肝丟掉,一樣吐血捶地. 

    五.豬血糕:以前小時候,我每星期六日都把豬血糕當早餐吃.沒辦法,那攤好吃的豬血糕總是週末早上才來賣,放涼了又不好吃,當早餐吃是最好的了.當天做好的新鮮豬血糕用木製的蒸籠蒸熟後,沾上醬油辣椒醬滿滿的花生粉和香菜,我往往一口氣可以吃三大條.

     六.生魚片:現在天氣一熱,我份外想念冰冰涼涼的食物.生魚片點上嗆辣的哇沙米沾醬油,魚肉的鮮美冰涼滑嫰的口感和哇沙米的嗆辣,呃啊~我拒絕拿這裡的薰鮭魚當替代品.差太多了. 

    七.魷魚吊片:泡發的魷魚,和特製的海鮮五味沾醬,這樣就夠了,我可以一直吃這個過完整個夏天… 

    八.滷脆腸:滷得適當的脆腸淋上一點特製的醬油辣椒醬,嚼嚼嚼嚼嚼,暑氣可以這樣嚼到逍失無蹤.這裡,雞的心肝胗都有得買,就是腸子沒賣,我想法國人大體懶得清洗這個. 

    九.涼拌羊肚:肉類我其實最愛羊肉.夏天一到時,只要餐廳裡有涼拌羊肚,我絕不錯過.切薄的羊肚剁細的黃瓜絲蔥絲,淋上酸甜的芝麻醬,適口充腸.這裡偶爾有人賣牛肚,但羊肚卻沒有,唉… 

    十.珍珠奶茶:巴黎有一家叫珍珠茶館的,珍珠奶茶一杯賣4-5歐元.口味尚且可以應付法國人或離台已久只想喝喝解鄉愁的異鄉人.我可是邊喝邊訐譙邊懷念石牌商城那位漂亮老闆娘搖出來的濃香醇的珍珠奶茶,喝進一口像吸進幾百卡卡路里,但是那滋味啊~~~(口水上下吊迴中)

  • (黑白煮)蘿蔔粿

    「炊粿」在我的印象裡,一直是屬於過年中不可缺少的活動之一.

     


    我通常都跟父母在除夕前一天回鄉下,除夕當天,大人們很早就起床,似乎有忙不完的事,殺雞宰鴨祭祖拜天公等要事都可以先緩一緩,「炊粿」似乎是眾多必備忙碌事項中,頭號必辦要件.

     

     


    雖然跟堂弟妹們年紀差很大一截,但我常常還是孩子王一個,大人們也樂於有大點的孩子絆住幾個毛燥小蘿蔔頭.所以之前的準備步驟我往往無緣窺探,加上奶奶家的廚房並不大,奶奶媽媽二個嬸嬸一進去,連轉身都要注意會不會打到人,更不可能讓我有站著觀摩的空間.

     

     


    好吧!實話-小時候的我,吃比做更讓我感興趣.

     

     


    往往是玩著玩著,突然開始聞到濃厚的米粿香,幾個小鬼頭玩了一早上肚子已開始打鼓抗議,看著奶奶媽媽嬸嬸端出一塊一塊的蘿蔔粿芋頭粿,一碗一碗的碗粿出來放涼.孩子們進進出出沒幾個受得了粿香的誘惑,時不時趁大人不注意-更正,是爸爸叔叔們趁女人們不注意當領隊,帶著幾個孩子東扯一塊西捏一角的偷吃.往往都被狗血淋頭的臭罵卻仍樂此不疲,逼得已經在廚房忙得團團轉的媽媽嬸嬸們,趕緊先煎幾塊粿讓我們填填肚子塞塞嘴,省得待會拿去拜拜的粿,會呈現讓天公祖先昏倒的普普藝術形狀.

     

     


    這樣的回憶,像是一個序幕的儀式,每年總要經過這樣一回,我才開始真正感受到過年的歡樂.

     

     


    所以,「作粿」對我而言,跟「包粽子」一樣,是想都沒想過有一天會自己動手去做的料理.

     

     


    在台灣,碗粿蘿蔔粿芋頭粿隨處可買,也不見得那時會特別想吃它.但物離鄉貴,一到法國,腦袋裡就開始不時的開始點菜,這也想吃那也想吃,蘿蔔粿就是其中之一,此時就痛恨自己在台灣懶散不用心沒跟著奶奶媽媽嬸嬸們學幾招.

     

     


    直到認識食譜字典便當男,這傢伙幾乎沒什麼台灣料理能難得倒他,有天居然心血來潮作起蘿蔔糕,一干女士們趨之若鶩,紛紛衝上樓來帶著筆記在旁觀摩,那次我和鳥妹妹因出遊而錯失大啖美食的機會,簡直悶到最高點,整天纏著便當男問什麼時候再作一次,便當男受不了我們的殷殷詢問,作了好幾次讓我們解解鄉愁.

     

     


    便當男回台後,煮食的工作又回復到我身上來.便當男很有義氣的請人帶回幾包在來米粉,擱在櫃裡好一段時間.我一天無聊去逛了小莎的網站,看到成功的做出幾個婆婆媽媽教她的蘿蔔粿,看到照片,我是口水跟淚水齊飛,痛恨自己離哥根廷千公里遠,否則早衝去她家特吃狂吃.

     

     


    但人家已經把材料作法很詳細的列出,想吃的惟一出路就是自己做,食慾此時戰勝懶性,我很認命的開始搜刮出家裡有的材料,看看齊不齊能不能做出美食.

     

     


    我個人偏好廣式蘿蔔口細膩且入口即化的口感.台灣的蘿蔔糕偏硬實,富嚼勁且很單純的品嚐白蘿蔔的香甜.於是乎,我以小莎的作法為基礎,另行找了廣式蘿蔔糕各式粉類的配製,加上鳥妹妹的母親愛女心切,寄來不少索價不匪的乾干貝和花菇.Cin式蘿蔔粿於是乎出爐啦!

     

     


    這真的不是cin賣瓜自賣自誇,作出來的蘿蔔粿簡直讓我考慮那天沒錢時可以去菜市場擺攤去賣,垃圾男和鳥妹妹邊吃邊稱讚,北上巴黎做給友人吃,友人向來不多言的老公大力贊成我教友人作法.

     

     


    OK!其實作法不困難,要耐點性子就是了,失敗率幾乎是零,要是你也是人身在國外的異鄉遊子們,不妨試看看.

     

     


    材料

     

     

    白蘿蔔:一斤(600-700公克)
    在來米粉:350公克
    澄粉:60 公克
    太白粉:60公克
    油蔥酥:40 公克(多一點也無妨,香味會更濃)
    香菇:5-6
    乾干貝:約20公克(3-4個,可以用蝦米代替)
    水:1400 cc

     


    調味料

     

    干貝味素:適量(這是友人寄給我的,跟柴魚味素是同家公司出品,沒有的話,用味精雞精粉嘛是也可以.)
    鹽:適量

     

     


    作法

     

    1.若是乾干貝,前一天泡水,若來不及,可以放在電鍋裡蒸一小時左右,撕成絲狀;蝦米的話,泡開後稍微細切一下,泡干貝和蝦米的水必留,不然老天爺會派月亮懲罰你討債.


    2.香菇泡軟後,去蒂切成小粒,香菇水一樣留下,不然黃飛鴻會賞你佛山無影腳.


    3.白蘿蔔削皮,刨絲.


    4.把在來米粉、澄粉、太白粉放在一個大碗上,用750cc的水調勻,加入干貝味素和鹽,調到比自己喜歡的鹹度再略淡一點即可.


    5.找大一點的鍋子,倒入50cc左右的沙拉油加熱後,爆香油蔥酥後,加入干貝蝦米香菇一塊炒香,然後把蘿蔔絲倒入一塊拌炒,炒到蘿蔔絲半透明後,加入干貝味素和鹽巴,然後把留下的干貝蝦米香菇水全部倒進去,再加入水煮滾.(干貝香菇或蝦水的水,和另外加入的水,總合為750cc)這部份的鹹度就跟你平常喜好的差不多就行了.


    6.轉中小火,先倒入二大匙的在來米粉水,充份攪勻後等它加熱到微微冒泡,再倒入二大匙攪勻,一直重覆這個動作直到在來米粉水用光為止.這個步驟是關鍵,除非你的腕力夠大火候掌控夠快,否則火越小越好,不然火一大,攪不勻反而變成粉疙瘩,不但亂噁心一把的還外帶糟蹋一堆好材料,那我要用機關槍掃射你.


    7.有大同電鍋是最好的,沒有的話也無妨,找個大小適合的鍋子,鍋底鍋旁全用油抹勻後,把攪好的蘿蔔糊倒入整型,大力敲出空氣,鍋子旁邊用力拍一拍儘量不要有空氣含入.大同電鍋的話,倒入二量米杯的水蒸二次,一般的蒸鍋,中火蒸個半小時到四十分鐘就很夠了.


    8.蒸好後,拿出來放涼.千萬不要熱熱的時候就倒出來,會成不了型,放到微溫再倒出來就好,但一定要放涼後才切片.


    9.要吃時再切片用中大火煎到表面焦脆即可.這款蘿蔔糕因為組織不像一般緊實,儘量切厚一點比較好.

     


    個人是建議不要加任何醬汁來配啦!不過喜歡的話,切碎蒜頭加醬油膏也不錯,淡味醬油也可以.二個室友給我拿蕃茄醬配=.=…他們是吃得很高興啦!我自己是亂想哭一把的想試的人可以自己試看看.

     

     


    在法國,在來米粉幾乎找不到地方買,都是台灣朋友寄來的.不過在台灣,澄粉似乎不太容易看得到,反而是法國的中國超市處處有賣.網路上有不少有關蘿蔔粿的食譜,大家可以參考看看不同粉類的配法.

     

     


    我自己是超滿意這一款作法的啦!至於巴黎的變態小黑友人,等我回台再寄再來米粉給妳囉!希望妳老公的臉不會扭曲的太嚴重.


     

     

     

  • (新發現)小王子餅干

    最近逛家樂福的新發現-小王子外盒的Delacre下午茶餅干.

    不愛吃甜食的我,看到小王子外盒當場就動搖了一下.忍住,並勸誡鳥妹妹不要一時糊塗.(其實同時也勸自己.)

    但是,它實在是很可愛說.

    正面是小王子.


    側面也是小王子.

    然後,看到它的餅干種類又有點支持不住.除了原本的十二種口味外,還多了四種新口味,減肥中的人實在不適合看到這種介紹.

    最近要上巴黎拜訪久違的友人,決定買這個當伴手,順便借光嚐嚐它的餅干味道如何.(但據法國友人說,Delacre的餅干都做得很有
    水準說.我好不容易減下的體重千萬不要因小王子而報廢了…)

    所以,帶了一盒上巴黎玩耍去.星期日到家,回來再報告口味如何,好吃的話,再寄一盒回台灣給大家試試.(請自動去抱緊石子的大
    腿.)

    來去七逃囉~~~

  • (法國)築夢踏實理想宮

    (法國)築夢踏實理想宮

    20241020_swzgj 
    你看到的所有的雕刻裝飾,都是夏瓦先生一個人完成的喔!我最喜歡右圖的仿水晶燈吊飾了.

     

    滴水穿石,積沙成塔都是我們小時候最常聽到父母師長用來勉勵我們要努力不懈的成語.


    20241020_kq3tp 
    三個大巨人不知道是頭頂什麼東西要送到那去哩?

     

     

    而「理想宮La Palais Ideal」,是這二句成語最好的見証.

     

     Joseph-Ferdinand  Cheval1836年出生於法國小鎮Charmes-sur-l’Herbasse1867年成為一名郵差每天工作要走上三十二公里一般的人可能就終其一生在相同的三十二公里內做相同的送信工作但這位夏瓦先生卻有自己不同的想法.


    檢視較大的地圖 

    Charmes-sur-l’Herbasse在這裡,離Valence近些。

     

     「這份工作,終身都要在相同地域打轉,在這之間我們能做什麼呢?要是我的話,我想在這之間建立一個自己夢想中的童話皇宮.」

     

     在這樣的想法之下,他找到了一塊適合的空地,每天在工作時,只要經過這裡,必拿石頭或運送一點沙礫,開始建立他的童話夢想.

     

    這一步開始,夏瓦先生總共花了三十三年,在1912年,完成了高10米,長26米,寬14M,佔地1000平方米(約三百多坪)的童話「理想宮」.

     

    不假他人之手,一砂一石一字一雕刻,全都夏瓦先生自己來.乍看到理想宮,很有高第或米羅的小小氣勢,孩子氣十足.彎彎曲曲起承轉折的樓梯,略具雛形的動物雕刻,甚至還有三個巨人學非洲人頭頂著東西,城堡中還有小城堡,小小戰士正手拿武器捍衛著,各式不同的房屋模型代替無聊的牆壁,裡面則有用石頭堆起類似水晶燈的吊飾,小小的噴泉接水壺,屋頂有著很粗糙卻原創性十足的雕飾,更收集貝殼來裝點綴飾.別說小朋友繞來繞去爬上爬下玩得不亦樂乎,大人們在跟著孩子上上下下之餘,手裡的相機更是沒停止按快門過.

    20241020_shfhc 

    20241020_mlzbb 

    20241020_wntbj 

    20241020_lvjh9 

    20241020_01apl 

    20241020_y00eb

     

    我站在理想宮前,想起小時候跟朋友們玩家家酒時,最喜歡在好幾顆大樹集中的地方,假裝這裡是客廳,那裡是廚房,房間在這,餐廳在那,幾個孩子玩一個下午也不會厭倦.

     

    這位夏瓦先生,小時候應該也是個熱愛家家酒或是愛幻想自己是騎著駿馬出入皇宮的小男生吧!

     

    而我,鳥妹妹和法國友人yannik,在這間理想宮裡,繞了又繞轉了又轉,總覺得每走一次,又會有不同的新發現.

    20241020_s90is 

    真巧,那天我們三人的衣著剛好紅白藍,發果人的國旗三色。

     

    夏瓦先生死於1924年八月,得年八十八歲.一名平凡的法國郵差,卻讓他原本默默無名的出生地,因他的愚公毅力和理想宮的完成,變成遊客最愛的地方之一.

     

    若你是單身,來這裡回想小時候各式天馬行空的想法,細細思考那或者不是瘋狂,只是我們遺忘了心底那一抺童稚.在很枯燥苦悶的生活裡,只要行動,你仍是有希望完成自己的夢想。

     

    若你有孩子,更別忘了帶到這裡,讓孩子們在這位郵差爺爺親手蓋的皇宮嬉戲,享受一下午的快樂時光.

    最後,希望大家跟這個郵差一樣,築夢踏實,一步一步往自己的目標邁進.

  • (G小城生活)Le Terroir餐廳


     在
    G小城裡,有一個立志踩遍法國的朋友-且叫他玩樂男好了,在玩遍了法國後(真的是玩遍了,幾乎誰提及那個地方好玩,他都能氣定神閒的說-喔!我知道那裡,我去過了.)開始訂定另一個偉大的志向-吃遍法國美食,在法國美食導覽的終極領袖-
    米其林指南,當然是他不會錯過的重要參考之一.

    之前他帶領一群小雞們,到G小城近郊La TrochePudding餐廳吃飯,一看到他上傳的照片和描述,我幾乎是當下腿軟只想速速跑到他面前指控他沒讓我跟到.鳥妹妹更是看到照片後差點失聲尖叫.三十八歐的價格,在台灣的法國餐廳吃不到什麼,在這裡可是從頭到尾八道菜,龍蝦牛排昂貴的牛肚菇全沒放過.而且聽說裝潢之豪華料理之美味,米其林一顆星的榮耀這家餐廳幾
    乎垂手可得.
    (相關文章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KHYen&article_id=1782104)

     

    我和鳥妹妹這下心心念念,動不動就問他什麼時候要帶我們去.終於大家都確定了時間,卻偏偏來了晴天霹靂-Pudding的老闆
    收攤不做了,把店面頂讓了出去.我和鳥妹妹失望之餘,這位朋友倒不放棄,問我們要不要去一間在
    villard de lans的餐廳,聽說也是很有潛力得到一顆星榮耀的餐廳,他們上次特地上山結果這間餐廳關門失之交臂,讓一個台灣女性友人在五月初含怨回台.

    Villard de lans是個山中小城,曾在1986年舉辦過冬季奧運,我們都曾去那裡滑過雪,倒不知道這迷你小城有間好餐廳.

    這間餐廳叫Le Terroir,田地領土的意思,在一條小小的巷弄內,一個不注意就會擦身而過,我們不禁佩服起那些米其林觀查員連這在這種小巷小道的餐廳都能找到.餐廳布置的很簡單清爽,木色裝潢點綴些自然花草的裝飾,菜單也不複雜,以春季特產為主以三種價格區分.

    學語言最怕的幾件事,看菜單絕對名列其中,我雖然已經脫離以第六感來點菜的階段,但看到滿滿的法文字還是有頭暈目眩的感覺,而且很奇怪的,我永遠都卡在一些不重要的單字,比如說碗啊盤啊小鍋啊一塊等等這種跟菜色沒啥關係的地方,往往光研究菜單,就要花上很長一段時間.

    終於點菜大事大致抵定,我們開始期待這家餐廳的菜色.

    上前菜前先來個小小驚喜,左上角正方型白瓷盤子上放了三種一口點心.(據說想得到一顆星的榮耀,這個小手段省不了.冰
    涼的烤蕃茄十分清甜,節瓜配切碎的煎魚也頗不錯,再來是一片青蘋果夾魚肉沙拉,這樣的組合很新奇,味道也奇特的合搭.

    再來就是我們各自的前菜了,我的左下角的鮭魚提拉米蘇,配上當季的蘆筍灑上了切碎的生火腿,中間很像鮮奶油的玩意,我
    猜是蛋白加了什麼東西打發的慕斯,味道很春天,熟鮭魚慣有的甜腥味在這裡倒是被生火腿的鹹味和這慕斯壓得很好,不讓人吃多了覺得膩煩.

    右上角則是鳥妹妹的鵝肝,也是我們公認最特別的,肥美的鵝肝上面一層薄薄的硬焦糖,甜鹹同時融合在嘴裡,非常好吃,我
    當下就有點後悔沒點這道當前菜.

    另一道前菜則是緹魚布丁,印象不甚深刻,不過到山裡的餐廳,我對他們處理的海鮮抱持保留的態度.


    再來就是主菜了,我的主菜沒照起來,是二塊煎得五分熟羔羊肉,沒什麼羊騷味,柔軟好吃.下面墊玉米粉煮成的玉米泥布丁
    ,讓向來嗜羊肉的我非常滿足.

    鳥妹妹則是右邊的煎兔肉捲,中間包著切碎的羅勒,完全沒有兔肉的酸味,吃起來倒很像雞肉,鳥妹妹十分滿意這樣的調料方
    式,到現在還一直問我有沒有可能拿雞肉來夾九層塔試試看.
    (我個人認為她單純愛上九層塔的香味.)

    玩樂男的主菜是煎海魚,就他個人的描述,覺得跟台灣的煎虱目魚很像,我試了一口,嗯蠻同意他事後的描述.

    不過我很喜歡他們的擺盤,非常用心也很注意顏色的搭配.

    重頭戲則在甜點上面,這家的甜點真的是沒話說的豪華.我和鳥妹妹都點了草苺組合,一上來,方型的白色盤子上有一小杯用
    焦糖和果醋醃的草苺,一球草苺雪泥冰和一個草苺塔,玩樂男則被我們拱去點了他們的全套甜點,一上來,我們全都大驚.透
    明的盤子上有六種甜點-開心果冰淇淋、草苺冰淇淋、醃草苺、巧克力果醬瑪芬、用
    Chateurse烈酒做的巴巴甜點,上面綴上相
    同口味的
    Chateurse冰淇淋,還有一小杯不知道是巧克力還是咖啡雪泥.

    這一餐加飲料下來,約三十歐出頭.雖然很滿足,但我們還是覺得這間餐廳若要拿一顆星,恐怕還得加把勁,然後更嘆息再也沒機會吃到Pudding的美味餐點了,唉~

    Restaurant Le Terroir – 18, rue Jules Masson , 38250 Villard de Lans   TEL: 04 76 94 19 76 

  • (G小城生活)掉卡和oui之間

     

     
    Credit Lynnais位於里昂的大總部.照片來源http://www.thehighrisepages.de/hhkartei/lyocredi.jpg 

    法國的銀行,對我而言一直是很個矜貴的單位.

    不像台灣的銀行在各方面又是貸款利率調降又是借款門檻放低匯兌手續費打折或是辦信用卡送贈品或刷卡集點,使出渾身解數放低身段只求客戶多一眼的垂青.這裡的銀行頂多在電視上面打打廣告作數,很少有看到行員親自到府解釋金融產品或送贈品到大客戶手上.而上銀行的人也幾乎都顫顫驚驚,身邊的文件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確認,就怕惹得銀行人員們那個大爺龍心不悅還得多跑幾趟.

     

    這裡的銀行不像台灣,人隨去隨可辦事.要去之前,得先打個電話預約時間見你的銀行代理人,時間到了跟銀行代理人見面後,再預約時間來解決你想辦的事,然後依你想辦的事難易程度來訂可能處理完畢的時間.

    麻煩,不過也實在沒輒.但看他們自己法國人對銀行都有種必恭必敬的態度了,我們這種外國人踏上人家的地盤了,在太歲爺頭上造次只是多找自己麻煩而已.

    我乍到G小城時誰也不認識,無從比較銀行的優劣,那天一早起床,備齊了網路上過來人所描述過的所有文件後,隨處亂逛後找了一間在電車道旁邊,看起來還頗有氣勢的一間銀行,也沒搞清楚法國人那一套「預約制」的玩法,糊里糊塗的就進去打算開戶.

    我的運氣算是不錯,不用再等另外預約多跑一趟.幫我開戶的小姐雖然不是笑臉迎人,但不至於有晚娘臉孔,頗有一點氣勢.但她肯講點英文我已經感激涕零,她陳述一條又一條的規定,在她英法文交雜的解釋下,我半懂半糢糊,惟一知道的是一直給她講「oui」.要不要申請提款卡-oui;要不要有支票本-oui;要不要買房屋保險-oui,要不要買civil保險-那是什麼?不重要,oui;要不要買房屋第三人責任險-那又是什麼?還是不重要,oui,要不要買%$#@保險-完了,連名稱都聽不懂,這是什麼鬼,不重要不重要,oui.只要能給我開戶,我什麼都給妳「oui」.

    等到我開好戶處理好初步雜事後回到巴黎友人家,大家知道我初來乍到,紛紛給我建議,而我去開戶的那個銀行,幾乎人聽人變臉,幾乎可以列好幾頁他們顧人怨的地方.

    臉綠,但已經開戶了,隨便啦.我貪的也只是能方便存錢領錢而已,之後到了G小城後開始認識一些一樣從台灣來的朋友,大家齊聲建議一家「農民銀行Credit Agricole」.千金難買早知道,要我這懶人再去停帳戶重新換銀行再開一個帳戶,免了免了,時到時擔當,我很鴕鳥的想著,等出了問題再說吧.

    事實上我這銀行比上不足,比下還是綽綽有餘.我也搞不清楚我當初到底開了什麼碗糕帳戶,只知道,我的帳戶利率很低(一開始還以為沒有利息),不過在帳面餘額一直少得可憐的情況下,利率再高都好像是海市蜃樓看有吃某,倒是每個月的手續費上面,我被扣得很少,一個月才被扣1.5歐,幾乎是全G城台灣留學生中扣得最少的,鳥妹妹一個月被扣近三歐,垃圾男一個月更被扣到高達七歐.所以即使偶爾會羡慕一下鳥妹妹可以一年領到四五十歐的利息(但她的帳面餘額一直比較好看啦),但跟垃圾男比起來,我一年比他少扣六十幾歐的手續費,想想也覺得亂平衡一把的.

    最近,我一時迷糊掉了零錢包,這裡的提款上和台灣的信用卡全都搞丟了.還好,裡面的現金早被我花光,損失很小,所以也不是太緊張.跟這裡的法國友人講,友人問我是那家銀行的,我一說,他就一副歐啦啦的表情.

    「這下重新申請卡,恐怕十六七歐跑不掉喔我工作的銀行這方面就免費喔!」

    唉~沒破大財,破點小財總免不了,我連裝哭臉的力氣都沒有,只能苦笑.

    台灣的信用卡第二天就去申請遺失,扣了掉失費一千台幣請對方重新寄卡.心想台灣這裡都要扣到二十來歐元,這裡的銀行扣個十幾歐,不算太慘啦!

    星期一去上法文課前,見還有時間,就先去銀行把提款卡的問題處理一下.在這裡,沒提款上還亂不方便一把的,還是早早解決吧.

    我前面排了一個好像來自中南半島裡那個國家的男生,跟我一樣的問題,只見男櫃員口吻像問犯人一樣,問他為什麼掉卡?麼時候掉的?確定卡丟了嗎?(啊不然卡是自己跑去玩會知道回來嗎?)叫他填寫帳戶時還亂兇一把的,審訓完畢,他講了一句.

    「掉卡又重新申請的話,要付三十歐喔!」

    唰!一支亂箭正中我頭心,這下我真想裝哭臉了

    三十歐喔~~~怎麼熊熊多了一倍娘~他們不是開銀行的,他們分明是來搶劫的!!!

    審我不是,幫我處理問題的是一個很年輕的金髮女生,看來不像是做牢頭的料,非常和藹可親,面對我發音詭異文法七零落的法文,依舊很有耐性的試著聽懂,還很好心的幫我填好了申請表格,輸入電腦後,要我一星期後到她那裡去拿卡.

    咦?怎麼沒跟我說要扣錢哩?

    「ㄟ… combine je paye pour appliquer la carte(啊我要付多少錢 ?)」我很小心翼翼的問.

    combienje ne sais pasAttendez !(多少錢?我不知道?等一下)」她邊翻資料夾的同時邊問我:「啊妳有沒有買%$#%保險?」 

    Je…je ne sais pas…我啊知!)」天可憐見,一年多前的對話我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沒關係,我幫妳查一查.」金髮小姐很好心的幫我在電腦找了一下「Bon!妳有保險,所以重新申請卡不用付錢.來領卡就可以了.真是太好了,妳當時有買保險是對的.」

    「真的嗎?我有買喔!」我樂得差點手舞足蹈起來,得意忘形之餘講了實話:「其實我也搞不清楚我有買沒買耶!那時開戶時人家問我什麼,我只知道答『oui』就是了.」

    「那妳oui得很好啊!現在就不用付錢了.」小姐不知是覺得我講得內容好笑還是我的破法文很好笑,她也跟著笑得亂燦爛一把的.

    我和那中南半島的男生同時走出銀行,跟垂頭喪氣的他比起來,我簡直狗屎運走到紅光滿面.

    想想,我一年多來也沒付太多手續費,掉了這張卡再去申請,我幾乎把之前付的手續費賺回一大半.

    一年多前的那幾聲「oui」.

    真是「oui」得好啊!

    P.S.不過還是不建議菜鳥剛到時亂oui一通,oui到被賣掉就不好了.阿姐我不但練過還外帶有求三太子保佑.這例子不適用任何人,就我自己很合用啦! 

     

     

     

  • (黑白想)談果醬

      
    在附近小鎮買到的玫瑰果醬和紫蘿蘭果醬.包裝得很陽春,但一入口卻是滿嘴花香.

    在台灣,其實我不太碰果醬.

    本身就不嗜甜,小時候愛吃巧克力的形象在年紀越長後,口味越來越成人化,偏鹹愛辣好酸.加上台灣的果醬選擇不但少,而且品質差到令人嘆氣,一罐果醬裡,香料色素的味道佔了絕大多數,模擬出來的各式水果口味讓人敬謝不敏,導致我後來連摻和了各式果醬的糕點麵包都不太碰.再怎麼好的東西,搭上了那樣的果醬,那真不是「可惜」二字能概括心中的感嘆.

     

    第一次讓我覺得驚豔的果醬,是在台灣玫瑰園喝英式下午茶時,他們附上來的玫瑰果醬.

     

    剛入口,溫和恰好的甜度,但玫瑰濃濃的柔香瞬間貫通了鼻口,順入喉嚨後並沒有像一般果醬過重人口色素或香料的味道,搭上塗了奶油的司康餅(Scone)簡直是絕配.我當場就有點小埋怨他們給的果醬太少了一點,幾次和友人在玫瑰園喝下午茶,司康餅配上玫瑰果醬一直停留在我的必點名單中.

     

    後來有機會詢問了其中一個店的店長,她解釋店裡的玫瑰果醬都是進口貨,以最自然及適合的方式製作.後來玫瑰園裡開裡販售,即使價格不匪,我仍買了幾次,不過每次都得珍而食之,簡直把這玫瑰果醬當作公主皇后般,半點待慢不得.

     

    第二次從果醬帶來的驚喜,則讓我對果醬品質及口味產生概念,導致我對果醬非常挑剔的程度.

     

    說來對大家很不好意思,因為這個果醬誰都買不到,是英國媽媽Cathy親手作的果醬.

     

    英國爸媽是典型熱愛園藝的英國人,花園比住處大上十倍不止,前面是一大片可以任Nick練習越野摩托車的草坪,後園除了種滿花草,最重要的,還有各式蔬果.

     

    節瓜萵苣茄子豆夾,蘋果杏桃草苺覆盆子黑白紅茶薦子還有鵝苺.我每年都在盛夏時分去拜訪他們.南蘇格蘭的氣溫就算是正夏七八月仍是有點冷涼的,正午太陽正盛時是最適合出去走走散散步的時光,暖軟的陽光搭上微涼的氣候很是舒服.而我最喜歡的,還是穿梭在那一小片苺果園之間.

     

    結實累累的苺果讓人越看越愛,英國媽媽年紀大,英國人工也貴,她要是有空是會來摘些果實,但大多時候她總是忙得團團轉,苺果的收成季前後只有二三個星期,過了這段時間只能任它們爛壞,十分可惜.加上採這些苺果可不是件輕鬆工作,只有半人高的植物要採拮它們的果實,只能屈就自己用蹲的,蹲採了二三個小時的苺果量,做個派或蛋糕就結束.雖然好吃,但會叫採收的人萬分不甘願.(我就曾一邊大口吃甜點一邊心痛淌血).大多時候,Cathy更喜歡把這裡水果拿來做果醬或果凍,她有一本已經三十幾年,結婚時好友送給她的老果醬食譜,遵照裡面的步驟,視不同水果的類似該加多少水熬煮,加多少糖增進甜味,比例方式火候大小全都馬虎不得,一個弄錯,果醬作不成變成一灘果糖,丟了心痛留下來又不知道能做什麼,那真會叫人泣血捶胸的.

     

    英國的水果不像台灣,水份不多,大多數的水果,酸度跟甜度成正比,很少有合適鮮食的水果.但用來做甜點或果醬凍簡直是天賜的完全材料.在台灣從不碰果醬的我,在英國倒是早餐下午茶都少不了它們.不是我在說,英國食物雖然從不入在美食殿堂裡,但英國甜點有好幾樣,可以直逼甜點界前三名也不為過.我最歡搭果醬一塊吃的,除了吐司外,司康餅是絕對少不了的,炸甜甜圈裡面塞入自製的果醬,也會讓我一口接一口肥到橫著走.

     

    英國媽媽的自製果醬,甜度和酸度比例相當平衡,果味十足.好酸的我目前還是把她的果醬列為果醬界的第一把交椅,連法國果醬之后Christine Ferber都沒得比.再三跟鳥妹妹形容她的美味,害她到最後央求我六月底cathy來這裡玩耍時,請她帶一罐讓她嚐鮮,也讓我重溫在英國時的甜點時光.

     

    到了法國,我又恢復不太碰果醬的習慣.但不可諱言的,法國的果醬種類之多品質之好,依舊讓我三不五時對它驚豔.

     

    法國的果醬,界限之寬廣恐怕是全世界之冠.一般的水果的選擇已經多如繁星了,我們這裡還有特產核桃果醬,能買得到栗子果醬,花香果醬不希奇,各式茶葉也有人嚐試拮取它們的香味製成果醬,我甚至看到有人賣蕃茄洋蔥果醬,讓我很難想像其口味如何.

     

    法國的果醬對我而言,清淡爽口,甜度適中,各式茶果花香醇濃,但酸度對我而言就略淡了點,在嚐過英國媽媽酸甜並衝的果醬後,法國果醬的酸度已經不能滿足我養刁了的嘴.惟一的例外,是他們的花果醬.

     

    這個星期天,法國友人帶我們到附近郊遊野餐,途經Saint Antoine Abbey,看到了玫瑰果醬和紫羅蘭果醬.我熊熊想到台灣玫瑰園常買的玫瑰果醬,很驚喜,價格也不貴,二百四十克不到四歐.逛了一下後,鳥妹妹買下了這二款果醬.

     

    這裡的玫瑰果醬,顏色是比較淡的粉紅色,裡面還有花瓣,很溫順的甜度,還沒放入口,玫瑰的柔香就直撲而來,一口含下去,口鼻胃都變得很玫瑰色.至於紫羅蘭果醬就是另一個大驚喜,光看外觀,透明的深紫色裡看得到花形,香氣柔濃,甜順沒有花澀味,視覺味覺都讓人覺得浪漫萬分.

     

    但這二款果醬,嚐過後感覺必須搭配下午茶甜點,司康餅鬆餅或可麗餅都應該很不錯,配吐司或塗在法國麵包上,感覺就有點怪怪的

     

    那天該來動手做做司康餅,在法國的春陽下午來份英式下午茶了.  

  • (黑白想)一輩子的快樂開心

    有人曾問我.

    「怎麼樣才能真正快樂,才能一輩子開心.」

    快樂開心是很簡單的四個字.難得,是因為人心把它們給弄複雜了.

    問我的人,是個長相漂亮甜美的女孩,剛結束美國碩士課程來法國找妹妹玩.我抓破頭也想不通她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長相上乘身材不賴,能言善道人緣又好,中英文流利又有碩士學歷,衣著化粧眼光極佳,裙下之臣沒有一打也有數名,父母安在且在經濟上精神上絕對支持兒女.為什麼要擔心這種問題?

    或者這樣說太主觀了點.能影響到快樂開心的因素太多了,愛的人不愛我,不愛的人偏偏咬死著不放,想買衣服還得看標價考慮再三,父母總是溝通不到交集,不知未來工作能找到合適的與否,而且,人生茫茫無常無所不在,心終日惶惶不安,不知如何找到安全感.

    問題是,當上述的條件全都符合了,爾等又能確定快樂開心的日子就會降臨?

    人不快樂的原因,只不過是不懂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然後是貪心.

    過了二十分的生活,便往六十分看,達到了六十分,又汲汲營營的往一百分邁進,等滿分到手了,卻又感嘆高處不勝寒.

    其實,靜下心想想,會讓你覺得快樂的回憶,很多是在那個當下,是你覺得掙扎徬徨苦熬的時候.

    當過慣了一個月只能有五千塊的生活,存夠了錢到巴里島做SPA吃海鮮大玩水上活動.事後回憶起來,會讓人快樂的不是去旅行時的放鬆,而是自己撐過那段辛苦日子的成就感.

    在那段日子裡,你找到了可以比人家省三成的錢消費相同產品的方式,看到了存款數字的增加,知道了自己可以苦耐拮据的極限,借書比買書更省且看得更多,小吃比大餐廳美味數倍且無須故做高貴…等等等等,都是讓人快樂的因素.

    覺得人生無常旦夕禍福,但誰的生活不以之為伍?工作有成就,你開心,因為努力終有結果.一事無從,你也該開心,因為它告訴你該試著往另一個方面挑戰嚐試.愛情步入了紅毯,你開心,因為有情人終成眷屬.分手了,也該開心,因為命中良人並非其人,慶幸自己餘下人生不需再浪費在同一人身上.有錢,開心,因為愛買什麼就買什麼無須看標價.沒錢,也會開心,因為你會找到比別人更省錢甚至無須花錢便生存下去的方式.和父母相處融洽觀念無礙,你開心,因為這樣的父母難得.和父母常有齣語,你也該開心,因為父母不關心你便不會念你,而且,你也知道自己還有更大的成熟精進的空間.

    快樂開心不是一個結果,而是生活中的過程.珍惜當下不多慾念,你又何須擔心快樂開心跟不了你一輩子.

  • (日本)大胃女發威

    日本是cin第一個自助旅行的地方,也是到目前為止,cin從來沒奢望過能產生豔遇的地方.

    先把日本男生那些在大眾印象中罄竹難書的種種大男人行徑放一邊(事實上,個人比較覺得韓國男生在大男人沙豬上可以勇奪第一名!),站在日本熱鬧的街頭放眼望去,能比cin高的男生實在是少得可憐…更遑論日本人講求「吃飯七分飽,身體才會好」別說想看到胖子,連想看到些許稍稍有點肌肉的男人都很困難,再加上日本的女生似乎對猴死囝仔或者人妖(如V6或瀧澤秀明)的男人比較偏好…在這麼種種因素累積起來,cin很認命的對於豔遇完全不抱期望.

    也許就是完全不抱任何期望,又加上身處異鄉不怕人看,cin的行為比平常要少很多顧忌,大喇喇的完全表現的像個男人婆,差點沒把另一個遊伴逼瘋.

    Cin的食量向來不小,尤其在遇到白飯時胃會自動擴張成五倍,曾有二個小時內光白飯配醬油吃掉一整個電子鍋量的記錄.當人剛踩到日本,才剛進旅館,正覺得肚子餓得咕嚕咕嚕叫時,朋友跟我說日本的米向來出名,決定帶我去附近的便宜又好吃吉野家吃飯.飯…飯耶…cin的眼睛馬上亮了起來,馬上點頭如搗蒜,跟著朋友出門去了.

    朋友可能熊熊忘記cin對白飯有無可言諭的偏愛,又看到身旁的日本上班族男生最多也不過點個中碗的牛丼,於是馬上就跟店員點了二碗小牛丼.Cin很快的吃完了小牛丼,覺得胃好像沒有裝東西的感覺,但想再叫一碗卻又有點不好意思只好作罷,回頭經過便利商店時只好很用力的買了一堆零食當點心充飢.

    跟朋友反應後,朋友之後就記得幫我加點份量,點中碗.但cin還是常常有飢火中燒的感覺…終於有一天,在一整個下午在原宿的瘋狂逛街大血拚後,cin覺得肚子已經餓到可以參加大胃王比賽了,再也不顧任何形象,堅持要朋友幫我點大碗的牛丼.

    朋友羞愧萬分的死都不肯,cin卯了起來有那種老娘今天非吃飽不可的氣勢,於是自行召來了店員,用著很破的日文點菜.

    「歐嘰…一個!」cin伸出右手食指指向店員.

    「$#$^%%#@#&」店員嘰哩咕嚕講一堆,cin完全聽不懂,只好要求朋友翻譯.

    「他說,我們是不是還有沒來的男生朋友,不用先幫他點,來再點就好了.」朋友簡直快昏倒,巴不得找地洞鑽下去.

    「喔…」cin了解狀況後,連忙轉頭跟店員解釋:「No!No!哇達西哇達西!」

    只見店員眼睛瞬間睜得比銅鈴還大,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

    別說店員 不可置信了,當大牛丼端上來時,cin一下子覺得,自己變成了這間店的焦點,大家的眼神不時的都會往正埋首於大碗牛丼的cin身上.

    不過,此時已經餓昏的cin那管得了旁人的眼光.吃吃吃吃吃吃!等到吃飽滿足了才發現,自己的碗果然是裡面最具份量的,而且最可怕的,我居然比其他只點中碗的日本男生,更快結束自己的大碗牛丼.

    唉~我能期望在日本獲得多少青睞?日本男人大概也不想有一個胃比自己還大的老婆吧!

    不過,日本米還真是好吃啊~~~

    P.S.到現在,我仍會作夢夢到我吃遍日本大街小巷的美食.(還有香港,我要是住在那裡,別說減肥,要我少吃一口都要我的命吧…

  • (黑白想)cin爹

    從有記憶開始,跟父親的磁場,就比母親來得要強烈一點.

    雖然家中是慈父嚴母的管教方式,但老實說,cin爹並不是個好脾氣的人,惹惱了,以前是拳擊國手的他,打起來的狠度比cin娘嚴重上十倍不止,但我從來不曾被cin爹打過,大聲責罵已經是最高限度.

    國中時,一次在補習班不知道因何故,從來少哭的我,當晚腫著一雙眼回去,cin娘還在大聲叼絮著問東問西罵我沒用時,cin爹已經整個人跳起來,向來三不管的他,抓起電話撥去補習班,劈頭就是對補習班主任一陣痛罵.

    我被cin爹的行為震驚到忘了傷心,只見cin娘手忙腳亂的搶過電話跟補習班主任好聲好氣的道歉,cin爹仍不罷休的大吼.

    「我女兒去補習班是去學東西的,不是去那裡被人弄哭的,叫他們搞清楚狀況.」

    我慌忙中拉住了cin爹的手,另一波的眼淚又撲朔朔的掉了下來.

    這種毫無理性的話,一向不是在商場上縱橫知道人情世故的他會講的.

    這是我第一次強烈的感覺到,自己必須好好照顧自己的一切.否則,傷害的不只是自己,還有眼前爆怒的父親.

    不過,我和cin爹的互動並不像一般父女親密.常常是冷冷的,淡淡的,可以二人同處在一間房子裡一下午講不到三句話,有時聊天意見觀念相左時,二人可以辯到臉紅脖子粗,恨不得找三秒膠封了對方的嘴.

    上了專科之後,愛漂亮,第一次跟父母開口說想買隱形眼鏡,cin娘還在念我浪費錢不知道錢多難賺,cin爹已經一個箭步站了起來,穿了外套說.

    「走,我們去找間眼鏡行配一副.」

    我那一瞬間又呆住了.

    父親向來不修邊幅,身為老闆的他很不重穿著,曾有店員狗眼看人低而被轟出店門的記錄,他也不甚在意,摸摸鼻子就換下一家.卻認同女兒因為愛美而想買奢侈品的念頭.

    後來去配眼鏡時,我發現,父親一個人去逛街時,似乎經常遇到不長眼的店員對他態度冷淡,但他很少在意也很少提起.但只要全家一出門遇到服務太差或態度高傲的服務生或店員,他常常會很容易爆怒而破口大罵.

    那是我第一次覺得,父親愛這個家,更甚過自己.

    在公司工作時,父親常動不動就偷空溜上頂樓看他的鴿兒鴿女們,客人要找他時,我常常被派上樓叫他接電話.有一次,cin娘叫我去叫他,我上了樓喊了二聲,沒聽到回音,以為cin爹騎車出去買東西或什麼的,並不在意的回到辦公室繼續工作.不經意的往外看,摩托車還在,代表cin爹並沒有出門,我想了下,整個公司工廠走遍找人,都沒找到,心中的不安突然越擴越大.

    頂樓的鴿屋樓梯是沒有扶手的,cin爹上下樓梯的態度向來跟我一樣隨便,會不會是跌在那裡痛昏了沒聽到我叫聲,還是跌傷了不想讓人發現所以先躲起來?

    自己越想越慌,於是又衝上了樓找人.

    我叫喊了二聲,父親的頭才從鴿屋探出來問我幹麼.

    心中突然一塊大石掉下來,情緒放鬆之後,我一陣大罵指責他剛剛幹麼不回我.

    Cin爹當然不是個平白無故願意被人指責的料,父女二個像神經病一樣,在工廠的頂樓當場開堂大吵特吵起來.

    當天回去,我卻發現向來五音不全的他,會邊開車邊哼些常聽的歌.

    我忍住偷笑的衝動,第一次明白cin爹需要兒女的關心.

    常常出國,每次cin爹一定親自接送.向來開車亂無章法的他,會在那時特別遵守交通規則,車子能開多慢有多慢,紅燈行綠燈停百公尺前見了黃燈速度放到像蛇行.從頭到尾死閉的嘴都不說話,就算想辦法跟他聊天也是有一句沒一句的.

    這情況到去年暑假我要回法國更加明顯,cin爹本來不送我去的,但是cin娘臨時被一個客戶的電話絆住了,眼見時間越來越近,cin爹拿領舊任,送我去機場.

    一路上父女二個很沈默,cin爹專心開車,我則不時抱著happy狗摸摸弄弄跟牠說叫老爸老媽帶你來法國玩啊,可以去找爸爸喜歡的歐洲鴿屋主人啊等等,明著說給happy聽,實則說給向來懼怕長程飛行的cin爹聽.

    Cin爹嘴閉得更緊,一聲不吭,而眼眶已經微溼了.

    那個當下,我突然恨起自己為什麼當初選擇遠渡重洋到法國這鬼國家去.父母養了我二十幾年,就是讓我東跑西跑讓他們不時提心吊膽嗎?

    我不再和happy說任何字句,深怕喉嚨再吐出任何字眼,眼淚也要跟著掉出來.

    在機場上淚眼相對向來不是cin家人的風格.但向來表現不出的言語行為,壓抑在心裡,是種更巨大的情感.

    到了機場,我速速的放下了happy自己拿了行李,要cin爹快快離去,匆匆交待他們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常吵架我自己會小心等話,提了行李,頭也不回的衝進了航廈.

    等了五分鐘後我才敢回頭,cin爹的車已經不見蹤影,我有一絲悵然,家很近,就在咫尺,但離我很遠.

    要不是check in時間緊急,我真想先衝進洗手間好好哭一場再出來.

    那是出國這麼多年,曾經一度以為自己會為愛走天涯的我,第一次發現,愛情神奇,卻不如親情那般深植我心,直入我情感的死穴.一碰,自傲堅強獨立的我,也必須向淚水投降承認軟弱.

    國外生活美好順心,我卻開始越來越想念台灣的親友一切.

    是的,是該轉動鬧鐘,開始倒數了.

    我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