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in

  • (黑白吃)德壽司

    (黑白吃)德壽司

    台北現在越來越多這樣的日本壽司小店,競爭一大客人的要求就多,又要好吃又要價格合理。如果想要吃精緻(不是極致)又不想大傷荷包的,我覺得這間德壽司是很好的選擇。畢竟還開在東區,就算很多「嘴刁」達人不時指教出點小問題(這種人其實我覺得有點討厭,跟法國女人很像,再好的東西呈現在他們面前,要完完全全的稱讚好像要他們的命,不挑個出一二根小骨頭好像會讓人覺得不夠有品味似的),我還是很喜歡這店,精緻好吃划算。

     

    好了,來用照片閃人了。

     

    20241020_hc5wg 

    在等阿蜜姐時肚子餓得咕嚕叫,點了酪梨細捲。酪梨和蝦子是絕配,外頭灑點脆噗噗略鹹的蝦卵。而且酪梨很奇妙,單吃不覺得,跟帶點鹹味的食材配在一起時會有奶油味。

     

    20241020_4uaqy 

    鐵火捲。我弟女友叫的,也是用來填肚子。

     

    德壽司最近推出1200的套餐,由師傅來配。我們沒考慮太久,來試試。

    20241020_4vnoq

    海鮮沙拉。有白蝦/鰻魚片/扇貝/火龍果/鳳梨,配和風醬汁。

     

    20241020_e0j9u 

    生魚片:海鱺/尖梭/龍腸/炙鮭魚/甜蝦。海鱺脆;尖梭肉質軟嫰;龍腸是翻車魚的腸子;又脆又Q;炙鮭魚和甜蝦的品質也很不錯。

     

    20241020_29rwb

    比目魚。味淡的白魚肉。

     

    20241020_yp9z4 

    白蝦

     

    20241020_cvy6o

    下面是旗魚,上面是鮑魚凍。很好吃,二者入口有很奇妙的變化。

     

    20241020_nduqq 

    星鰻。非常的柔軟多汁,用炙烤的方式香氣十足。

    20241020_kq9dh 

    據說是店裡招牌干貝漢堡。干貝微炙後裡頭包調味過的味增,用海苔包起來吃。

     

    20241020_6pzfx 

    筊白筍。中場來點蔬菜。

     

    20241020_w3omb 

    微炙比目魚鰭邊。

     

    20241020_j3617

    秋刀魚。我很喜歡秋刀魚的生魚片或握壽司,魚味重,尾韻帶點酸,跟薑末很搭。

     

    20241020_tl0nr 

    鵝肝。我覺得應該是鴨肝,不過一樣很好吃,但吃下這貫後我的胃立刻發出:吃太多的訊號。

     

    20241020_4mf4b 

    煎蛋。這家的煎蛋有加湯汁去做的,冷吃。

     

    20241020_ql2b4 

    三色丼。鮭魚卵/北海道海膽/鮪魚泥,上面是鵪鶉蛋黃。

     

    20241020_sh2ff 

    熱食。烤鮪魚和牡丹蝦頭飯。吃到這裡我已經覺得很飽。

     

    20241020_9fc3p 

    甜點:哈蜜瓜和芝麻豆腐。我覺得芝麻豆腐比較像奶酪,淋黑糖。

     

     

    德壽司

    北市市民大道四段136-3號1樓(老闆娘說捷運忠孝敦化站二號出口出來後,加州健身房旁的巷子走到市民大道後右轉就看到了)

    02-87727955(位子不多,十二三個,建議要訂位)


    檢視較大的地圖

  • (黑白玩)泰好買

    (黑白玩)泰好買

     

    其實這次去,本來想扛這個樹枝衣架。

    20241020_jzr2h 

    20241020_4ish4 

    上次看到阿姐房間放這個衣架,立刻傾心。不過實在太大,猶豫了一下,天真的想說台灣也是什麼都有賣,應該找得到,所以沒買回去。結果回台一找…對,真的有賣類似款…

    20241020_t53t2 

    聽說一樣是從泰國進口的,售價一萬八台幣。我心裡立刻圈圈叉叉訐譙到沒力。我那時在泰國聽到人家開價三千五泰銖還居然想跟人家殺價,我錯了…

     

    結果我這個拖沙王這次還是沒扛回衣架(因為房間還沒整理好),反正衣架不會跑,總有一天會扛回去,所以我轉向看掛項鍊的樹枝收納架。

    20241020_bnje1 

    這個大約三十公分高,屬小型。

    20241020_zpmni

    這個就是我這次帶回來中型的,約五十公分高。

     20241020_pi779

    然後我很瘋的一次買了五個(照片上只照出四個),結果更瘋的是,拿回台灣不到二小時,除了我自己留下水藍色那個外,另外四個在短短回台不到二小時內被朋友們搶光。

     

    再來有點遺憾的是這家賣大浴巾的店。我一經過這間店立刻定格,然後轉身就走進去。沒辦法,我現在很容易受很多顏色的東西吸引。

    20241020_of2wc 

    20241020_7fqg0

    這裡只賣大浴巾(八十公分*一百四十公分)。我看了一下,泰國製,品質摸起來很棒。更讚的是,一條居然才二百四十泰銖,這玩意兒在歐洲一條要價三五十歐都臉不紅氣不喘,台灣也不算便宜,這樣的品質圖案和尺寸,一條大約也要八九百塊左右,我立刻掃了二條。回到阿計家後立刻後悔沒有每個圖案都拿一個。結果第二天要回台前早上再拚去,一直等到十一點半店家還沒有開門,眼開再等下去飛機可能要遺棄我,怏怏的招計程車離開。

     

    20241020_9d6yg

    這間店專門賣男士的皮件皮包,很有型,全真皮。我在這裡買了一個全皮大行李袋給我弟。

     20241020_s097e

    最右邊的深褐色大行李袋,可提可肩背,大概可以裝三四天的輕便衣物沒問題。三千五百泰銖,在台灣買恐怕要上萬台幣不只了。

  • (黑白想)爆米花

    (黑白想)爆米花

    20241020_51dz9 

     

    回墾丁看外婆,剛好表舅也帶了朋友一起去墾丁玩,留下三大桶一小包的爆米花,我瞥了一眼。噫….爆米花。

     

    小時候不吃的零食不多,但我對爆米花有種很複雜的情緒,一直覺得爆米花是一種騙人的零食-聞起來很香,但吃到嘴裡也就是那樣,除了奶油香氣外什麼也無,沒什麼咬感也沒什麼味道,平平板板的,然後不時要從嘴巴清出薄薄的膜,像是不小心含到了小片的塑膠片,更不喜歡了。

     

    不過有一陣子我還是蠻常買爆米花,不過不太吃,吃了幾個就放在一邊。因為喜歡同班的男同學。

     

    那個年紀其實什麼都不懂,印象中我原本和那男同學交情很好,我第一次看鏡花緣還是他從他妹的房間偷拿出來借我看的,男同學功課普通,但書法寫得極好,畫畫勞作都很強,剛好便宜到我這個遇到美術只會鬼畫符的女生,每次上書法課或美術課就直催對方動作快點,不用做那麼漂亮反正老師一定給你最高分啦。然後他一樣是很沈穩,帶著一點無奈的笑容,加速了手上的動作,然後把我的作業完成。還得聽我在那指揮:不要那麼認真,弄醜一點,寫那麼漂亮老師會發現不是我弄的。

     

    不知道何時開始,男同學對我淡漠起來,沒有吵架沒有惡言相向,突然就像個陌生人一樣,就算座位排在一起他也當我像空氣一樣。這對那時心思像空心菜一樣從頭通到尾的我,非常的不能適應。為什麼呢?我有做錯什麼事嗎?為什麼他不理我了呢?

     

    人性沒有本善或本惡,真的是本賤,失去後才會反省自己。我那時才覺得好像有點喜歡那男同學,可是他已經不理我,越想越難過,向來很開心的童年開始有了第一個屬於自己的秘密煩惱。

     

    這問題很長的時間都是沒有解答的。沒多久,我看到男同學父母在樓下的菜市場擺攤賣起了柳橙汁和爆米花,擺攤和收攤時,男同學都會出來幫父母收拾,我總是在四樓的家裡靠著窗戶看,一直到他們放好東西進入家門為止。

     

    當然,看久了一定會被發現,男同學幾乎是完全不抬頭打招呼的。倒是他的父母人很和藹,對於我這個在偷窺的小女生常常會微笑示意點個頭,每次他們跟我打招呼時我都有點手足無措,臉紅又尷尬,身體像從冰箱剛拿出來準備解凍的肉品,只能僵硬在當場。回應也不是不回應也很怪,進退不得。

     

    如果手上有零用錢,我偶爾會下去跟男同學的父母買杯柳丁汁或爆米花。柳丁汁沒問題,三二下就解決。倒是爆米花一直都不喜歡,那麼誘人的香氣,吃在嘴巴裡卻有一點說不出的失落,總讓我想起男同學很冷淡的態度,吃了幾個,放到一邊。久而久之,就不太吃爆米花了。

     

    表舅留下的爆米花有三種口味,原味、焦糖牛奶和苦甜巧克力。我開了蓋子,即使有密封住,屬於爆米花那股帶著奶油的甜美香氣仍直灌鼻腔中,突然一下子又想起小時候那段什麼味道都淺淺的暗戀。

     

    「姐姐,那個很好吃喔。我有吃過。」小表弟一副專家的模樣。

     

    「真的嗎?那個口味比較好吃?」

     

    「都很好吃啊!」表弟抓抓頭,鄉下的孩子零食選擇不多,有什麼吃什麼,不會像都市孩子挑三揀四的。

     

    「那,我們開巧克力的來吃好了。」我把苦甜巧克力拆開,室內立刻一陣巧克力奶油香。

     

    我丟了一個爆米花入口。

     

    還是一樣的迷人香氣,印象中平板的味道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巧克力的甜蜜,苦味一絲絲若隱若現,好像一直引誘人拿下一個。我立刻大大的驚豔。

     

    「真的,現在的爆米花怎麼那麼好吃啊,來來來,一起來吃。」我招呼三個表弟妹們來拿。

     

    表弟妹很開心的一拿一大把,吃得津津有味。

     

    男同學的父母後來從菜市場出來,到士林夜市擺攤。大概是我那時偷看的樣子讓他們印象深刻,我過去買果汁時都會跟我聊天招呼,後來才明白,那時他們突然一下子家道中落,伯父伯母不得不辭掉當時的工作出來擺攤賺更多的錢來補債務。不想讓孩子們擔心所以沒說明,男同學始終覺得原本從書香之家變成要到市場擺攤非常淪落,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非常的彆扭。或者也是因為這樣,才會突然一夕之間態度丕變。

     

    我現在反而更男同學的父母比較要好,每次去士林夜市時一定去打個招呼。我對於能伸能屈的人非常的尊敬,伯父伯母雖然擺攤多年,仍是帶著點書卷氣,伯父缺了門牙的笑容很親切,每次去買果汁沒有一次願意收錢,搞得我每次去一定用我吃飽了喝足了不要麻煩了來應對。在國外念書時回台,也會拿點小禮物過去。反而是男同學,算一算居然也快十年不見了。

     

    我爆米花一個接一個不停的塞入口,突然發現,我其實不討厭爆米花,調味得宜,我還不是停不了嘴的一直吃。

     

    我只是從來沒發現自己沒有和自己和解過。即使知道了男同學那時不理我的原因,並不是我個人的因素,但我抗拒爆米花太久了,已經太習慣了。

     

    這桶甜美的爆米花,我一路從墾丁吃回桃園,看著空空如也的桶子。我笑了。

     

    我終於和爆米花和解。

  • (黑白者)越式牛肉湯

    (黑白者)越式牛肉湯

    知道有越式牛肉河粉這玩意兒,是在巴黎的時候。


    那時和丫計初在巴黎見面,初識的二人一個下午聊不夠,丫計介紹,十三區中國城那裡有不錯的越式牛肉河粉,何不去那解決晚餐。


    其實對那一餐的記憶還是幾個女人一直聊天一直聊天,好不好吃沒什麼印象。一直到後來去法國念書時,每到巴黎想到吃飯時間就頭痛,那時還不知道有什麼好吃便宜的日韓中式餐館,法國餐廳太貴太浪費時間,每天叫我三明治棍子麵包沙拉太折騰我這亞洲胃,結果好幾次,還是自動去那家越式牛肉河粉小店報到。


    到回台所有想念的小吃轉了一輪後,慢慢的開始想念起在法國吃的東西,先是水煮牛肉,再來就是這個越式牛肉河粉了。

     

    其實台灣越來越多越籍人士華僑還是外配,慢慢開始有道地的越式牛肉河粉出現了。南崁這裡有間就還不錯,雖然那小店氣氛非常…休閒,服務出菜速度都不快,偶爾去解饞很不錯。會去做這個純粹是因為本來要響應西大煙的牛肉湯串連,結果食材寄來太慢我等不及先去市場買了其他牛肉代替。剛好cin弟去宜蘭買了甕缸雞回來,我扒開雞肉留下骨架,索性熬起新式越南牛肉湯。

     

    圖解作法:

     

    20241020_hr6ew

    牛骨冷水小火去腥

     

    20241020_zzejc

    腱子肉也一樣冷水小火去腥

     

    20241020_qhg4t 

    水變熱後,要滾前關火。倒掉血水,用水洗一下。

     

    20241020_hrt44

    洋蔥切半,和薑塊放入鍋裡乾烤。(我家有寶迪鍋,我都把陶蓋浸溼後蓋住,用中小火乾煎,效果和烤箱很像)

     

    20241020_53nqn

    準備八角/乾檸檬葉/陳皮一小塊/花椒和一點點孜然。放入滷包袋裡。

     

    20241020_oyu4u

    乾煎過的洋蔥/薑塊和封好的滷包

     

    20241020_2s285

    牛骨同樣用乾煎的模式烤得微焦(家裡有烤箱的用烤箱)


     

    20241020_q73yk 20241020_9fynb

    要熬湯的材料。烤過的牛骨/洋蔥/薑塊/滷包/腱子肉,下圖時甕缸雞的雞骨架(雞頭特地用滷包蓋住)

     

     

    20241020_9er3u

    加水蓋過材料,略多個三成水左右。不加蓋,求湯清。大火滾後轉最小火,至少滾四個小時,先不要在此時下糖,等熬好後試味道時再來斟酌要下多少糖多少魚露和淡色醬油。熬湯期間要不時撈浮沫起來。

     

     

    20241020_9hy0d 20241020_txc9l

    準備豆芽菜,九層塔和新鮮薄牛肉片。

     

    20241020_vi0k8

    最下面要放河粉冬粉麵條都可以,然後疊上大量的豆芽菜。

     

    20241020_joheb

    我喜歡半熟牛肉,所以把牛肉片鋪在豆芽上。

     

    20241020_8b5yi

    九層塔基本上是下了熱湯才放,但我實在喜歡它的香氣,下湯前就先放下去了。

     

    20241020_52y3a

    把熬好的熱湯沖到碗裡。肉片呈粉紅色的樣子真是可口。

     

    20241020_aqnnb 

    再來一張。因為熬好湯後,牛骨有些碎肉軟骨脆筋,丟掉太討債,我一根一根拿出來切挖乾淨丟入湯裡,才把骨頭丟掉。

     

     

    不是非常正統的作法,不過一樣好喝就是了。很閒很有空的時候不妨試試吧。

     



  • (黑白吃)華陰街蔡家羊肉湯

    (黑白吃)華陰街蔡家羊肉湯

    20241020_mfd8h
    來點思古之悠情的老照片吧~我小時候印象中的台北車站。(誰?誰說我老扣扣?)

     

    小小的店面,昏暗不明的燈光,騎樓二邊的商家全都拉下鐵門,只有前頭那間紅包場的霓紅燈招搖閃爍,夜未央。

    七零年代的華陰街,台北後站,充斥著北上打拚的南部孩子,夢想的起點。


    什麼都有什麼都賣,膠膜水管排氣彎管水龍頭文具玉石古董首飾水晶行李箱香水化粧品保養品衣服,歐美日來的舶來品小玩意,一點點蠅頭小利的買賣,都是生意,都是養家活口的希望。


    cin爹cin娘那時,也從這裡開始發跡。

    而我最早的記憶,也是這裡開始的。

    很是愉快的回憶,胖胖的笑瞇瞇的褓母,有四個孩子,大我六七八九歲。早上帶到褓母家,吃點心看電視坐在沙發上看她打掃煮飯,中午就有年紀最小的哥哥放學回家,陪我一塊吃飯,玩玩具,看電視,到對面中學的操場沙坑玩得髒兮兮汗淋淋,褓母一邊怒斥小哥哥一邊吩咐剛放學的大姐姐把我梳洗乾淨,餵我吃剛煮好的甜湯(花生紅豆綠豆湯圓粉圓豆花…)。偶爾,cin娘忙完,過來串門子,便附近的歐巴桑再召二個來開桌麻將打個八圈,然後回家。


    每晚都是cin娘下廚打理晚餐,手頭稍微不那麼緊張的時候,才出外覓食。


    而這段回憶惟一的眼淚,出現在這家羊肉湯小鋪。

    小鋪很小,一個冷藏櫃二個湯鍋,就沒有任何位置。招待客人的桌椅全在騎樓,三四個折疊桌,併桌是常況,舊舊破破的,連裝羊肉的湯碗都不時有幾個缺角。不過沒有任何客人對此有所抱怨,坐下,寒喧吆喝點菜,老闆邊聊天邊舀湯添肉,請來的小妹或小弟送菜,五到十分鐘內解決,付錢,離開。


    這間是我的心頭好,只要是來這裡吃,小小的我可以解決一整碗羊肉湯,盤底朝天連薑絲都不剩。老闆是個大嗓門的五十來歲阿伯,很愛逗人。一次,見我吃羊肉吃得津津有味,往我這招呼來。 

    「妹妹,妳知不知道這是什麼肉啊?」老闆的洪雷聲帶著玩笑意味。


    「羊肉。」我老老實實的回答。


    「不~是~是狗肉,羊肉怎麼可能怎麼好吃。」

    「狗肉?」我睜大眼,有點困惑。

    「對啊!跟這隻躺在這裡的大黃狗長得一模一樣啊。」老闆指了指在旁邊悠閒躺臥的黃色混種狗。


    靜默五秒~


    「哇哇哇哇哇~我才沒有吃狗肉,我吃的是羊肉,不是狗肉,不是不是不是~我沒有吃小狗,哇哇哇哇哇哇~」我立刻放聲大哭,貨真價實的痛哭流涕,眼淚佈滿臉龐,哭得十分傷心。

    正在吃飯的大人們立刻七手八腳的哄慰,平常鎮守岡位不輕易離位的老闆也衝了出來,笨拙的安撫。

    「對對對,不是狗肉不是狗肉,這是羊肉,妹妹不要哭,不哭再請妳一碗好不好。」老闆提出利誘。

    「好~」哭聲未止,眼眶仍含淚的我,立刻抽噎答應。

    只記得大人們哄堂大笑,我的最後一幕。

    然後,我長大,求學,搬家,工作,出國。二十多年像一道光影,飛逝不回頭。後火車站沒了,捷運蓋好了,中學拆掉了,紅包場雖在,人潮已不如往昔。華陰街卻像留住最後一抹回憶般,改變不大,那羊肉湯鋪,仍在。

    當年的阿伯早已經過世了,接手的是他的子女還是子姪,仍維持一貫傳統的味道,小火熬製的當歸高湯,香味傳得遠遠的。每次經過,不論餓不餓,一定坐下來叫碗當歸羊赤肉湯和乾米粉,吃得下的話,再多點個乾拌肚絲,沾上特製微辣帶甜的豆瓣醬。當歸湯清甘,入口回津,羊肉軟嫰微帶嚼勁,拌了羊油的米粉醇香爽口,肚絲Q脆。每吃一口,就往回憶走進一步,很懷念,而這懷念,帶著一點說不出的悵然。

     

    20241020_hcyr6

    我喜歡米粉,嫌麵線軟綿綿沒咬勁。下面放一點羊肉原湯,加上蒜泥和這間店的靈魂之一甜甜辣辣的岡山豆瓣醬。


    20241020_ih78d

    當歸赤肉湯。很軟嫰,湯頭是羊骨羊五花加藥材米酒不加蓋熬製出來,一點味精都不加。不過昨天去吃,覺得藥材味略蓋過了肉味,但我還是一口湯都不剩的喝光光。

     

    20241020_eopha 

    這個乾拌羊肚絲,羊肚新鮮有Q勁,下面墊著切的絲絲的薑絲點上一點岡山豆瓣醬。好吃是無庸置疑啦,只是,老闆,這麼一點點要價九十塊真的有點太誇張,雖然你們是吃巧不吃飽的店,還是有點像在坑人客了。我立刻想去在民權西路站附站下港吔羊肉爐的涼拌羊肚,雖然要價NT 150,但份量是它的四倍,又辣又鹹又酸,過癮得不得了。(如下圖)

     

    20241020_tmdpw 

     

     

    我長大,物換星移,人事全非了,無論願不願意,我們都被無常推著走。過往的人事物,走了就再也回不來,當初大嗓門的老闆阿伯,我連一絲絲面貌都記不起來。每吃一口羊肉,我就很努力的去拚湊他的樣子,卻仍是一張糢糢糊糊。


     

     

    P.S. 這家羊肉湯仍是我目前心目中的第一名(決定改成第二名,乾拌肚的價格真的不太合理,第一名從缺中),除卻個人偶發的懷舊因素,我目前在北部,還真沒找到一家做得比它好吃的羊肉湯店。不過它一直都不便宜,也不大碗,屬於吃巧不吃飽的美食,搬到桃園後,想吃它一次還真不是太容易。

    不過好吃與否屬個人觀感,若不合胃口可別來罵我。

     

    蔡家岡山羊肉 

    營業時間: 8:30AM-7:30PM 星期天公休

    北市大同區華陰街42-5號 (台汽北站後面)

    檢視較大的地圖

     

    當歸羊肉湯(赤肉,燉肉,半筋半肉,羊肚四種可選):90元
    亁拌肚絲 : 90元
    乾米粉,乾麵線 : 30元
    (對,昨天去吃,它又漲價了。)

     

  • (黑白煮)水煮牛肉

    (黑白煮)水煮牛肉

    水煮牛肉.

     

    很多人乍看到字面上意義,都以為這是一道清淡順口的菜.

     

    剛好相反,這是一道跟麻辣鍋不相上下的火辣盤飧.

     20241020_yz5z2

    這道菜傳說是北宋時期,在四川鹽都自貢一帶,開鹽採滷都由牛隻作為牽車動力,所以不時有役牛淘汰,加上取鹽十分方便,鹽工們便宰殺役牛切片,燙入加了花椒辣椒的鹽水裡煮食,肉嫰味鮮可口至極,便漸漸流傳成為民間的傳統名菜.牛肉因為是用熱湯燙熟而非油炒,故這樣的烹調方式便取名叫「水煮」.

     

    第一次吃到它時,是去年六月跟巴黎的友人們一塊赴約.說是巴黎的朋友找到一家水煮牛肉作得極為出色的餐廳,價格十分實惠,不早點去吃,晚一點可得在外面苦等候位.

     

    主角當然是水煮牛肉,又叫了四五道菜,七八個人吃下來,連飯錢加飲料一個人才花費十歐.其他的菜味道已經不復記憶,倒是對水煮牛肉驚豔不已,牛肉鮮嫰湯頭鮮香麻辣,大家邊吃邊拿面紙擦汗擤鼻,過癮得不得了.

     

    回到G小城後,才發現這間餐廳還真小有名氣,不少人都去試過,都於水煮牛肉讚不絕口,導致鳥妹妹垂涎不已,動不動大喊她要去巴黎吃.可惜路遠車費貴,想吃恐怕還得等有錢有閒才得以如願.

     

    我承認被人講一講,我胃裡又開始懷念起水煮牛肉的美味(絕對不是因為受不了鳥妹妹動不動大喊,鳥妹妹這樣我算很有義氣維持妳美好的形象吧!),無聊之下又開始在網路上亂找食譜,居然被我找到一個圖文並茂的水煮牛肉食譜,看起來作法又不是太困難,於是,便挽袖挑戰這道出名的四川美味.

     

    作法並不太困難,牛肉切片加佐料醃半小時,然後熱鍋不加油把花椒乾辣椒炒乾水分直到香味散出後,把二者磨切細碎呈起,然後熱油爆蒜薑蔥,加入豆瓣醬後,倒入切斜紋的青蒜,再加入我熬了一下午的雞高湯,加一點味素調味後,倒入大碗,鍋內留一點湯把醃好的牛肉燙至半熟後,一樣倒入大鍋裡,灑上磨好的花椒乾辣椒後,燒點滾燙的油倒入大鍋裡,爆香花椒和辣椒後,鍋裡的香味四溢,把每個人胃裡的饞蟲全都勾出來了.

     

    喜歡的人,可以在裡面加些豆腐白菜或喜歡的配料邊煮邊吃,像另一種變相的麻辣火鍋,在乍暖還寒的春日裡,吃得滿頭大汗雙頰通紅,說不定也能幫助身體增強抵抗力應付這忽暖忽冷的春天.

     

    水煮牛肉(四人份)

     

    材料:

    20241020_zihcw 

    牛肉500公克(選油花多一點的,全瘦的不耐煮,煮久了會變硬)

    青蒜100公克、豆芽菜一堆、蒜薑各50公克、乾辣椒花椒適量(以各人能承受的辣味為

    參考)、雞高湯、豆瓣醬、食用油

    作法:

    20241020_3e4rr 

    先把辣椒和花椒用乾鍋中火炒出香氣,撈起放另一邊。

     

    20241020_h6vpi 

    下一點油,把豆瓣醬炒香,下牛肉略炒至三分熟,撈起。

     

    20241020_6tg7e 

    鍋子洗淨後擦乾,下油爆香蒜薑和青蒜。

     

    20241020_z9zgt 

    把蒜薑青蒜炒出香氣後,下雞高湯。大火煮滾。

     

    20241020_vdm7f 

    此時另一個鍋子下約二湯匙的冷油,放入炒香的乾辣椒和花椒,轉中小火,慢慢油燜出香味。

     

    20241020_0w7wb 

    另個鍋子下豆芽菜,大火煮三十秒撈起,求其脆度。

     

    20241020_odm7i 

    先把豆芽菜撈起放入碗底。然後把牛肉滑入高湯滾約三十秒,約六分熟即可。

     

    20241020_4ptf7 

    連湯帶牛肉覆蓋住豆芽菜。

     

    20241020_s4yqs 

    此時另個燜香乾辣椒和花椒的鍋子轉大火,冒出油紋和油煙後(油已經很熱),連油帶雙椒全倒入碗內。此時請小心保持距離,因為會「起」很大一聲,燒滾滾。

     

    20241020_yz5z2 

    噹啦!有沒有油油亮閃閃動人。

    P.S.也可以不用太講究用到高湯,但用高湯來做,其湯可喝,又鮮又麻又辣,我做的那鍋大家捧場到連湯底只剩一點點.直說怕辣的朋友照樣喝得不亦樂乎.我的作法並不是很正宗,只是隨手拿出身旁有的材料來做,據說此道菜要用郫縣的豆瓣醬來做味道最好,害我真想找來試試和台灣岡山豆瓣醬比較比較.

     

     

  • (黑白吃)東山棧甕仔雞和東東芋圓

    (黑白吃)東山棧甕仔雞和東東芋圓

    其實從開始約去台中度週末,我們的注意力全放在吃上面。

     

    民以食為天,台灣人更是奉此如聖旨,去到那裡有什麼文化風俗景點通通稍後再說,第一個問的一定是,有什麼好吃的?

     

    從噗浪上和住在台中當地的朋友,給了很多很多資料,看得眼花瞭亂之餘,我突然想起來。對喔!cin弟念逢甲的,在台中也混了四五年,應該有什麼私人口袋名單吧。於是隨口問了cin弟,有什麼是他每次去台中一定要去報到的。

     

    「東山棧甕仔雞。去台中只要吃這家就夠了,尤其是它的雞油飯,有夠好吃的啦。」cin弟這樣回答我。

     

    我找了一下資料,從msn上傳給朋友。大家越看越饞,幾乎是無異議通過,台中第一站,就是這家東山棧甕仔雞。

     

    東山棧不難找,就在大路邊,蠻大一間餐廳。一進門,撲鼻就是龍眼木炭香。我們到得早,才五點半,餐廳裡已經有十來桌的人了。

     

    也不廢話,就點cin弟說的,一隻甕仔雞和四碗雞油飯,加一盤炒高麗菜。雖然很想點有人推薦的百菇鍋,但晚上還要逛夜市,吃太飽會跟自己過不去,掙扎了半天,還是有點遺憾的放棄。

     

    上菜速度很快,才點好菜付好錢坐下來,烤雞已經端上桌。

     

    20241020_xvn68 

     

    因為服務生建議用手扒的比較能保留雞肉纖維,感覺比較美味。所以我們決定用手扒的方式,隨著雞肉上來的是塑膠手套和棉布手套,然後另外三人都看著我,嗚~拆雞的工作落到我身上了。

     

    其實不難,在法國都處理過全雞,手扒雞算什麼。而且棉布手套隔熱塑膠手套防油膩,我三分鐘就把整隻雞拆解得差不多了。

     

    20241020_nsbju 

     

    隨著雞肉還附上雞油和胡椒粉。雞肉是半土雞,肉質很有點咬勁,不像一般肉雞乾澀沒彈性,感覺比喜義菜公店的甕仔雞還要大隻,雞一扒開肉汁泌泌而出,大家已經餓了,一拆解好雞肉,迫不及待大塊朵頤起來。

     

    但更好吃的是這碗雞油飯。烤雞留下的雞油去炸紅蔥頭,炸得金黃酥脆,淋在飯上,加點甜醬油。平凡無奇的白米飯立刻層次豐富起來。有烤雞的碳香,油蔥的甜,還有黃豆發酵後的醬香,我平常已經是飯肚,這碗飯我三二口就解決。要不是還顧慮後面還想試別的美食,我真想一次叫個三碗。(其實更想問他們賣不賣這雞油啊)

     

    20241020_loz6a 

    看到還是會流口水的雞油飯。

     

    正餐吃完,就忍不住想吃點甜的。搜尋了一下,有人推在東山棧烤雞前方不遠處有家東東芋圓很不錯,於是我們又過去了。

     

    東東芋圓不很大,不過已經有專屬停車場。我們停好車,看著招牌,沒猶豫太久,點了有珍珠仙草和芋頭的甜品。

    20241020_1h0ov 

    我們點的好像是仙草五號。

     

    東東芋圓的速度也很快,我尤其看到他們那一大球芋頭泥就立刻心花怒放。我熱愛甜芋頭泥。

     

    20241020_xr1fh 

    很大一碗,每碗都有地瓜圓和芋圓,下頭墊著挫冰,然後有仙草珍珠和芋泥。

     

    20241020_3y3qx 

    就是這個芋泥,有夠好吃的,反而主角芋圓和地瓜圓我覺得太軟了,沒有太特別。我們邊吃邊笑,覺得東東芋圓應該改成東東芋泥才對。

     

    不知道大家還有推大坑風景區附近有什麼好吃的?

     

    東山棧甕缸雞(休週一)

    台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一段420號之12號

    0911-457-718

     

    東東芋圓

    台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二段48-3號

    04-22396349

     
    檢視較大的地圖

     


     

  • (黑白吃)芭樂姐牛奶芭樂

    (黑白吃)芭樂姐牛奶芭樂

    大概很少人討厭吃芭樂。

     

    清甜脆口,熱量低纖維多,是少數吃完會留餘香在鼻腔的水果。我個人喜歡偏軟一點的芭樂,果香更濃,軟糯帶脆,加點甘草粉,會一口一口吃不停。

     

    會特別喜歡在夜市買切塊的芭樂加甘草梅粉,其實是胖夏影響的,為什麼呢?

     

    因為那是惟一在她家可以在客廳吃的東西,不然通通要在廚房解決。

     

    去別人家,遵守別人規矩是應該的,所以每次去胖夏那裡,我們都乖乖的在廚房吃完正餐甜點,然後移師到客廳選好影集或電影,吃著切片梅粉芭樂配飲料,邊看影集電影邊八卦,悠悠閒閒的度過一個晚上。

     

    所以,即使去逢甲夜市之前,我已經吃了甕仔雞、雞油飯和東東芋圓,但看到整攤的圓綠芭樂,空氣中散發著甘草梅粉甜蜜的香氣,我又忘了自己吃得很飽的事實,下意識又買了一大包切片甘草梅粉芭樂。而且習慣性的,請老闆挑軟一點的芭樂。

    20241020_1ax1x 

     

    我以為切片芭樂的味道口感全台差不多。沒想到一入口,我就知道,差!多!了!

     

    「這個芭樂怎麼會這麼甜這麼好吃啊!」我忍不住又抬頭看招牌,才看到,上頭寫的是牛奶芭樂。那是什麼?不是芭樂牛奶?

     

    20241020_o51m7 

     

    「妳是吃到甘草粉吧,老闆加太多了。」朋友笑我。

     

    「妳吃吃看。」我叉了一塊芭樂遞給朋友。朋友咬了一口,立刻眉開眼笑。

     

    「他們的芭樂好好吃喔!好甜好甜。」

     

    「對吧對吧,很好吃對不對。」我自己已經進攻第二塊。

     

    趁另外二個朋友在買木瓜牛奶和西瓜汁時,我忍不住跟正在整理芭樂的老闆搭訕。

     

    「老闆,你們家的芭樂好好吃喔。自己種的嗎?」

     

    「謝謝謝謝。對啊,在彰化溪洲那自己種的。」

     

    「為什麼叫牛奶芭樂?」

     

    「它是喝牛奶長大的啊!」老闆開我玩笑:「沒有啦,肥料裡有加發酵的牛奶。這品種叫珍珠芭樂,跟泰國芭樂混種的。」

     

    「超級好吃的!老闆,有沒有名片?我回台北還要再買。」

     

    「感謝啦!喂,名片名片,小姐要名片啦。」老闆跟正忙著切片的老闆娘喲喝。

     

    「老闆,芭樂是那個季節比較好吃?」好奇寶寶一直問。

     

    「芭樂喔,一年四季都有,都好吃啦。不過冬天的芭樂會最好吃,產量也會比較多。」

     

    「媽啊!現在就已經好吃的不得了了,冬天還會更好吃喔。」開始立志冬天吃芭樂當三餐。

     

    另外二個友人買好木瓜牛奶過來,各拿了一片芭樂,通通稱讚不已。結果吃了芭樂再回頭喝木瓜牛奶和西瓜汁,完蛋,怎麼一點都不甜了。

     

    「我如果說我沒法再喝這西瓜汁妳會不會揍我?」我和友人共喝一杯西瓜汁,我才喝一口就把西瓜汁還給她。

     

    友人白了我一眼,拿回西瓜汁。我則邊逛夜市邊把整袋芭樂給嗑光了。

     

    好不好吃雖然很個人觀感,但美味的東西是絕對不會寂寞的。逛完一圈夜市,趁大家在坐下休息時,另一個朋友突然站起來,要我們等她一下,她又去那攤芭樂攤買了一大袋切片芭樂回來。

     

    「我回台北一定要團購這家的芭樂!」友人邊吃邊計畫

     

    「我也要!」我們紛紛附和,大家都笑了出來。

     

    大家都愛好吃的東西啊。

     

    P.S.結果這家的芭樂居然比我想像中要難買多了,我打了二天電話才接通(老闆老闆娘忙著採芭樂?),好不容易接通了,芭樂要等下個月才有~嗚嗚嗚…..

     

    我等!我一定要再吃到好吃的芭樂。

     

    這家芭樂攤的確切地址我沒有,只記得沿著逢甲路走,過了排溝後,裡頭有一條小路都在賣衣服,一直沿著這條小路走,過了逢甲路七十五巷,芭樂攤就在右邊不遠處了。

     

    芭樂姐牛奶芭樂

    04-27083346

    0966662765

    0911115650

    上頭建議是下午三點到五點左右打,比較有可能被接到。 

  • (黑白想)跳火車

    很多時候,我常常搞不清我有時天外飛來一筆的怪念頭.


    小時候的我,在長輩面前是列為「乖」字級的小女生.跟cin弟的難搞比起來,大人都認為cin弟雖然皮又「搞筋」,動不動去挑戰大人的權威,但將來一定是個聰明反應快的孩子,難免就會將注意力多放在他身上一點.對於我,往往就是一句「乖也不錯,笨一點懶一點的孩子比較有福氣.」除了會提醒我不要去那些危險的地方或做些危險的事外,他們大體很放心我這個乖孩子不會做出什麼奇奇怪怪離經叛道的吊詭事.

    事實上,這點是連cin弟自小都氣到大的,因為其實我骨子裡並不如外表般乖靜,不反抗大人是因為懶.跟大人頂嘴反抗到最後倒楣的還不是自己,而且往往想要的東西或想做的事情反而更達不成,與其花那麼大的力氣又哭又吵,還要換來一頓竹筍炒肉絲,不如把力氣省下來裝乖,等到大人的注意力分散掉以後,想做什麼壞事,再來從長計議也不遲.

    因為是老大的關係,加上自小方向感就特別好,大人只要教過我怎麼走路怎麼坐公車火車,很少需要再教第二次,幾乎大人在教過我後,就會直接由我再帶著cin弟闖.而這件神來一筆的怪念頭,就在我住在石牌,發生在北淡線的火車上面.(今天的淡水捷運線.)


    cin娘有打麻將的嗜好,而牌友大多在台北後火車站附近(今天的台汽北站).有時cin娘一早就出門,而我下課後,則再帶著cin弟搭火車去台北找娘去.


    車程不長,半小時左右,我常常會坐著坐著就發愣起來,直到過了雙連站後才會開始集中精神慢慢帶著cin弟踱步到車門旁準備下車.一天,火車如同往常放慢了速度駛進了火車站,我怵地眼睛一亮.

    我看到幾個大哥哥,在火車速度越來越慢快靠站時,很瀟灑的一躍而下,足略點地後,輕鬆的往後車站出口走去.

    「哇…好帥喔!」年紀甚小的我突然產生一種奇怪的崇拜情緒,覺得電視裡那個飛來飛去的楚留香大俠活生生出現在眼前般,我只有目瞪口呆的份.


    「對啊!他們好厲害喔!」當時同樣也迷楚留香的cin弟跟著崇仰.


    比較正常的孩子,通常會以類似對話為結尾.但我那時大俠崇拜情緒已被點燃,一股奇怪的燥動油然升起,突然脫口而出.

    「我下次也要試看看跳火車.」


    「我也要我也要!」cin弟一臉歡欣的跟著鼓譟.


    就此,我們二個決定大計,下次再坐火車來找娘時,一定要試試這似乎頗為簡單的輕功大法.

    沒二天,我和cin弟又有搭火車的機會.這次我不再像以往一樣只會默默的坐在位置上看著一再重覆的風景,反而是心情不斷的激盪起伏,覺得今天真是重要的一天,搞不好台灣就此又出現一個年紀最輕的小女俠(我知道我蠢,但誰沒有荒唐少年時?)

    熟悉的站名一個一個過去,雙連站過去後,我和cin弟迫不及待的衝到火車門旁,一如以往,還是有幾個大哥哥輕易的跳下點地閃人,好不容易只剩我和cin弟站在門旁了,我九分興奮一分猶疑,轉頭對cin弟說.


    「那我要跳囉!」


    「好!姐姐加油!」向來跟我很能吵的cin弟難得當起啦啦隊,大聲的喊了好幾次加油.

     於是乎,歷史性的一刻來臨,我撇開那一分的猶疑一躍而下…

    碰!


    滾滾滾滾滾!


    是的,台灣最年輕的女俠並沒有因此產生,反而是我因為著地後受不住衝力,一個踉蹌後撲跌在地下外帶滾了幾圈,手臂一陣麻涼.一看,右手臂一片擦傷外帶點點血絲,不是太嚴重的傷,但很痛,但問題是我心知肚明是自己幹白痴事,沒臉哭叫,又怕車站旁有別人發現,硬忍著痛速速站起.

    Cin弟看到我的慘狀後,之前的雄心壯志立刻消弭於無形,俗啦的等火車完全停止後才乖乖下車,快快跑到負傷姐姐的旁邊,很同情的瞥了瞥我手臂上的擦傷.

    我們先找了後火車站的廁所把傷口的泥沙洗淨,用衛生紙清掉血絲後,讓傷口看起來比較沒那麼精采,才提著一顆怕被cin娘罵的心,到了cin娘打麻將的阿桑家.

    也好在,cin娘當時正贏到眼紅,看了我傷口一眼,只問.

    「啊是按怎?手那ㄟ安呢?」

    「啊某注意,跌倒啦!」我小小聲,悶悶的回應.心下暗自慶幸cin娘正忙著,沒空打破砂鍋問到底,啊不然被罵事小,被這麼多看我長大的阿桑知道我這乖小孩居然幹下此等危險白痴事,只怕不是一次輪番圍念可以了事的.

    也虧得我天生皮厚肉粗恢復能力好,沒幾天,傷口癒合得很快,就只剩淺淺的痂疤,過沒多久,連疤痕也看不到.


    然後呢?


    我承認,不認輸也是我不太好的個性之一.

    我並沒有因此記得教訓知道跳火車是件危險的事情,傷口好了之後,我又失敗了一次,第三次,我終於成就了我的女俠夢.

    但沒多久,在一次著地成功後,剛好被列車長逮到,這個阿伯站在火車上,扯開嗓門大吼.


    「妳這小朋友,誰教妳這個的啊!很危險妳知不知道啊,$#@$%&*#」


    只可惜我早低著頭速速離開現場,從此,沒再玩過跳火車的遊戲了.

    結論:小朋友,阿姨當年年紀小不懂事,沒練過不可以亂跳火車喔。(一群媽媽狂K:是連跳都不可以跳,這是危險動作不可以做)是是是,小朋友要聽媽媽的話!!!

     

  • (黑白吃)台中肉蛋吐司

    (黑白吃)台中肉蛋吐司

    我幾乎是搜尋古狗大神,看了沒幾篇文章後,立刻決定這次台中美食之旅的早餐就是這家肉蛋吐司。

     

    不是什麼稀罕材料,左右不過吐司麵包、蛋和里肌肉的組合,居然可以一賣二三十年,而且盛況不減,客人多到警察不時來「關切」店外違規停車的情況。

     

    很多的主廚美食家廚藝書都講過這句話,越簡單的食材,其實才最考廚藝。而能讓越平凡的食物賣到歷久不衰,除了運氣,還有很多看不見的細節功夫。說實話,肉蛋吐司,只要下廚不會燒了廚房的人大概都可以做得出來,買條吐司麵包,煎個蛋,把里肌肉醃過後煎一煎包在一起,像不像也有三分樣。為什麼偏偏這間就讓人甘願排隊買來品嚐?

     

    所以不廢話,我們四個女人起床梳洗後,往這家位於台中健行路的早餐店出發。

     

    不難認,中港路看到廣三sogo後左轉健行路,前面有一堆違規停放的摩托車腳踏車汽車的地方就是了。

     

    20241020_w7by5

    連名字也沒有,就叫肉蛋吐司。1985年賣到現在了。

     

    20241020_f3jcf

    我們去時已經十一點了,人潮使終不減。店面不大,工作人員至少有十來個。

     

    我們也不廢話,拿了單子勾選了招牌肉蛋吐司。付錢時只見櫃台後面,煎好的里肌肉堆成一座小山,後面有四五個工作人員忙著把吐司抹上美奶滋,放入煎好的半熟蛋和里肌肉,放入塑膠袋裡。

     

    排隊的人雖然很多,但裡頭的員工們動作也快,沒等多久我就拿到肉蛋吐司了。

     

    另個朋友說想吃蛋餅,所以又去排隊買蛋餅去了,我們三個已經餓昏的女人此時顧不得什麼叫情和義,美食先入口再說。

     

    咬下第一口,我們三個忍不住哇哇大叫:「天啊,這肉蛋吐司也太太太好吃了吧。」

    20241020_imb5i

    台中人很喜歡白細軟綿的吐司,抹上薄薄的美奶滋,蛋煎得邊邊微脆,而主角豬里肌肉,幾乎沒什麼肉纖維似的,一咬就斷,絲毫不用拉扯,像是細細捶過後才去醃漬的,醃漬的醬汁完全滲入肉質裡,跟里肌肉的肉汁混和在一起,鹹香甘美。早餐吃這個一整天的心情真架ㄟ甘甜美麗….我們三個一口接一口解決完肉蛋吐司後,我大大吐了口氣,毅然決然的站了起來。

     

    「我要去買第二個,有誰也要的?」

     

    「妳會不會太誇張啦!才剛吃完耶!」二個朋友同時大笑。

     

    「你們不要喔?那我要去買了。」完全沒聽進任何人的訕笑,我要買第二個肉蛋吐司的心意很堅決

     

    「等一下!!!我也要。」朋友淒厲的叫住我。

     

    於是,友人還在等蛋餅時,我已經又自動排到隊伍裡買第二輪的肉蛋吐司了。

     

    不過心都比胃大,等到拿到吐司時我才有那種,咦,我好像有點飽的感覺了。只好怏怏的看著熱騰騰的肉蛋吐司變涼,非常可惜南崁居然沒人賣這種肉蛋吐司。

     

    沒想到下午回程在高速公路上,我肚子餓拿了放涼的肉蛋吐司咬了一口,天啊~還是很好吃,我又默默的光速把第二個肉蛋吐司給嗑完了。

     

    所以去到台中不知道早餐要吃什麼嗎?不要懷疑,到這家報到就對了。(這家對我這種北部俗味覺不靈敏的人已經是人間美味,如果你家旁邊有覺得比這家還讚的不要來踩館啊。)

     

    台中肉蛋吐司  

    台中市健行路1005號  TEL 04-23271066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