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in

  • (黑白吃)華陰街老牌牛肉麵

    (黑白吃)華陰街老牌牛肉麵

    要介紹這一家其實有點猶豫,我不知道是它做出來的麵真的好吃,還是因為只是懷念小時候時光。

     

    每次站在承德路和華陰街十字路口時,會感覺像是走進時光隊道。同樣一條華陰街,被承德路劃開,一邊是華麗光鮮時髦亮麗的京站百貨、君品飯店和神旺飯店,另一邊則是雜貨五金小食店,古老陳舊,灰撲撲,通通都是老店,隨便走進一間都是開業二三十年以上。台北三四十年的變化,五分鐘內的路程盡看無疑。


    我四歲以前的時光是在華陰街度過的,即使後來搬家了,我娘的麻將伴也都還住在這裡,不時都拖著我和我弟來來去去。有時回家前,懶得回家動手煮,都會來這間牛肉麵攤報到。

     

    承德路往台北車站方向,看到華陰街右轉,看到第一個巷子再右轉進去就是了。

    20241020_a0f9f  

    晚餐時間,客人滿滿。

     

    20241020_kaggr

    菜單。昨天聽老闆說,牛小排麵是限量,一天三十份,賣完就沒了。下次去試看看。

     

    20241020_2ehh9  

    這是它最原本的招牌。我從小看到大。

     

    會突然想來這間報到,是因為我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很想很想吃清燉牛肉麵。

     

    牛肉麵攤/店很多,大多賣紅燒/沙茶/麻辣,都是重口味的。賣清燉牛肉麵的反而不多。有人說只要敢賣清燉牛肉麵的店,其他口味的牛肉麵一定不會差到那去,這可不一定,我就吃過紅燒口味還不錯但清燉口味簡直淡出鳥來的麵店,調味料選得好,食材次一級不見得吃得出來的。(又不是人人是食神) 由此可知,清燉牛肉麵看起來蒼白清淡,要做得好吃,更考廚藝。

     

    清燉牛肉麵已經是賣少見少,找得出美味已經不容易,會不時想回頭吃,對我而言,只有這一家了。

     

    20241020_0612k  

     

    一上桌,同去的朋友皺眉:「一層油,清燉牛肉麵看起來都不清爽。

     

    「妳不識好貨,這代表這牛肉湯不單單只有肉熬出來的,不加入牛大骨豬尾骨老雞骨敲碎去熬,那來這層油,這才是清燉牛肉麵香氣的來源。」我喝了一口湯,入口微鹹,喉韻甘甜,吐一口氣,鼻喉腔裡滿滿的肉香氣,滿足。

     

    20241020_ijrej

    薄薄的一層油,不是沙拉油,是熬湯時從各式肉骨熬出來的膠質,泛著淡淡金光。湯色略白不透明,很引誘食慾。至於肉片反而變成配角,可有可無。

     

    20241020_kxfdf  

    吃清燉牛肉麵最好不要加酸菜,那是給重口味的牛肉麵用的。不要像我白痴朋友,叫了清燉牛肉麵,然後大把大把酸菜加進去。阻止她,跟我說吃牛肉麵本來就要加酸菜,結果喝了湯在那嫌怎麼有點酸氣。

     

    不過這家的酸菜我也喜歡,水份擠得乾,炒得夠乾,沒有油耗味,也沒有胡亂加糖味精調味,很單純酸菜蒜頭辣椒香。

     

    這間不是非吃不可的牛肉麵攤。我也說過了,我也困惑到底是它的味道真的好,還是只是我在懷念童年記憶裡的味道。不過如果去京站百貨那裡,找不到好吃的,可以考慮來這裡,環境衛生可能普普,太注意潔淨的人可以不用考慮。

     

     

    老牌牛肉麵

    北市華陰街123號旁的巷子


    檢視較大的地圖 

  • (黑白煮)巴東牛肉

    (黑白煮)巴東牛肉

    20241020_fy3jq  

    黃薑葉,第一次看到,查了好久。


    去本來想空出個半天去巴里島的廚藝教室玩玩,不過我猜我娘應該也會想去。有點苦惱,因為廚藝學校上課都是講英文,我娘如果也去我大概也可以不用玩,只有當翻譯員的份。朋友的姐姐和我聊完後,提議:不如到我公婆家學吧,我婆婆也很會煮喔。而且妳會不會做水餃皮,我婆婆想學怎麼做水餃。

     

    當然,以前在法國發神經時什麼東西都搞出來過,水餃,一片小蛋糕。


    於是我們第二天早上逛了逛kuta區後,就前往她婆婆家報到。

     

    她婆婆是潮州人,只會說潮州話和印尼話。有著一張臉盤尖尖的瓜子臉,很清瘦修長,牛奶巧克力的皮膚,不知道為什麼感覺摸起來會很咕溜的感覺,我注意到她的手指頭,很纖細很長。

     

    我回來後翻到鹽田兒女這本書,立刻把女主角明月跟她婆婆的身影重疊上。不但身材長相敍述很類似,手非常巧,很聰明,天生天養,什麼事情看人家做二遍,她接手過來就立刻可以做得更好。


    個性十分傳統,雖然自己很能幹,但仍以夫為天,非常疼愛兒孫,好用的好吃的都先留給孩子孫子,很有四五十年前傳統女人的伶俐細緻。


    她講得潮州話跟閩南話的類似度大概七成,和我娘完全溝通無礙。早早已經把材料準備好,要教我們做好吃的「巴東牛肉」。

     

    巴東牛肉的材料

    20241020_w6yog

    新鮮檸檬葉(乾燥的也可以)/南薑/老薑/香茅/candlenuts(香港人叫它石栗,台灣則很少見,有點堅果的香氣,婆婆很堅持不可以少這個,但台灣如果買不到,也可以拿杏仁或腰果代替)


    20241020_k19q4

    黃薑葉打個結

     

    20241020_yvbkc  

    切碎的紅蔥頭和蒜頭


    20241020_yq6rl  

    她婆婆自製的辣椒醬。帶點甜味,婆婆解釋她把辣椒/薑/蒜頭放入果汁機打碎後,中小火炒出香氣,再慢慢加糖小火慢炒,直到水份收乾為止。

     

    20241020_4y9x7

    牛肉。看起來像腿肉,總而言之要略瘦的部份。


    20241020_410d5  

    椰奶。這是早上從市場買來的新鮮椰奶,和罐頭椰奶簡直是天差地遠。

     

    作法

    20241020_aqygx  

    把南薑/老薑/香茅/蒜頭/紅蔥頭放入果汁機裡,攪碎

     

    20241020_rtq0p  

    跟紅辣椒醬拌在一起

     

    20241020_ggaem  

    然後放一點點油,開小火,把紅辣椒醬,攪碎的香料,還有檸檬葉和黃薑葉,通通丟下鍋小火慢炒出香味。

     

    20241020_4r6zw

    加入椰奶炒勻

     

    20241020_a56ya  

    加入牛肉拌炒均勻


    20241020_b457z

    接下來就是耐力大考驗了。要一直重覆加入椰奶-不停拌炒-醬汁收七分乾後-再加入椰奶-不停拌炒,這個程續看牛肉數量,我們這一鍋,至少要不停拌炒二小時。


    20241020_aclhg

    中間不時看婆婆丟不知名磨碎的香料粉,這是芫荽籽末。也看到她加入茴香籽末和小茴香籽末。

     

    20241020_f2sv0  

    也看她丟一點蕃茄醬,用醬油調鹹度(當地人大多用魚露),味精一點點。

     

    又看她忙著替馬鈴薯削皮切塊,大火過油後,放入鍋裡一起煮。說這樣煮很好吃。

     

    噹噹,二小時後成品如下。

    20241020_jql1v  

    這道菜絕絕對對是白飯殺手,鹹香可口,又因為裡頭有大量的椰奶,辣度變得很溫和。裡頭的馬鈴薯也好吃得不得了啊。

     

    後來查了一下,巴東牛肉其實有很多食譜。婆婆的做法據說是最最傳統正宗,也最麻煩的一個,不加任何水或雞湯,只加椰奶。所以不能像其他食譜用小火慢熬就好,還有時間去做別的事。這個食譜因為只加椰奶,容易黏鍋,所以只能不停的拌炒,拌炒,拌炒。

     

    這道菜算是印尼的國菜之一,款待貴賓時常看到這一道,不過在新加坡/馬來西亞也頗受歡迎。我一直在想如果把裡頭的牛肉撥絲,變成巴東牛肉醬,夾吐司配奶茶…口水又流出來了。

     

    有興趣的人試著做看看吧。

  • (黑白玩)巴里島美食-下

    (黑白玩)巴里島美食-下

    巴里島的外來人口不少,很多來自各方的華僑,二邊飲食文化衝擊之下,出現印尼式的類中國菜,說不上是比較像那個地方的菜系,有印尼菜的複雜香氣,潮州菜的輕油重醬繁複手工,又有廣東菜系的快炒鑊氣香,融合出屬於這裡的美味。

     

    20241020_rh2dy

    魚湯。很清爽的湯品,不過裡頭的豆腐味道很奇特,帶股很特別的酸味。朋友姐姐很無奈的說,不要拿台灣豆腐的品質跟這裡比,會心酸的。(遊子的鄉愁發作)


    20241020_nl25x

    烤魚。味道有點像吳郭魚,帶很淡的土味,所以旁邊有沾醬。我吃得不多,我娘倒是把它給吃光了。


    20241020_x3ffp

    炸魚餅。很像我們的甜不辣,這款的口感很Q脆,攪打的略久些作出彈性。新鮮甜美,完完全全純魚肉做出來的,一點粉味也無。


    20241020_2v30b

    炒麵。這個炒麵超好吃的啊,麵Q,醬濃,大火炒出鑊香氣,很快就被吃完,又叫了一盤。


    20241020_bggw7

    烤魷魚也很好吃,不過不太稀奇,台灣的烤肉攤的烤小卷烤魷魚絕對不輸它。

     

    20241020_ikxie

    炒螃蟹。沾著蛋汁的蟹肉炸過再炒。


    20241020_t2sbj

    炒青菜


    20241020_v0yqq  

    蕉葉烤魚餅。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植物的葉子。打開後中間有一塊長方狀橘色魚餅,比炸魚餅柔軟很多,魚鮮味更重。朋友姐姐說做這個超麻煩的。

     

    最後,是這間位於烏布的頑皮諾利小館子。

     

    20241020_zvfa0  

     

    我們到的時間是很奇怪的下午四點多,所以人不多。小館是開放式的空間,烤架就放在店面口馬路邊,客人點菜完就在這裡烤了起來。我們那時餓,聞到這甜鹹香氣簡直快起肖。

    20241020_s569n  

     

    我一直懷疑是飯禱愛(咦,是一個人的旅行才對) 讓原本已經很受歡迎的巴里島,更受歡迎。物價三級跳啊。


    這張寫著紐約時報把這間小館封為到巴里島必須前往一嚐的餐廳。印尼郵報說它是印尼最好的餐廳。安東尼波登則說它有這世界上最棒的馬丁尼調酒。

     

    20241020_s9t15

     

    菜單就這樣用黑板寫了掛在牆上。

    20241020_6ldct

     


    20241020_o3v6w 

     噹噹噹,主角上桌。這是一人份的烤肋排,骨小肉多,我這一份上頭都有軟骨,骨頭很簡單就可以抽出來,肉嫰多汁。調醬鹹甜充滿碳烤香氣,擠上檸檬添香氣,胃此時大聲抗議了,快吃快吃快吃。

     

    我不算肉食動物,但這一份我很輕易的就幹光了。(打嗝)


    不過我和小松子在吃這烤肋排時同時想起了鳥妹妹,這烤肋排她一個人可以吃三份吧。(鳥妹妹嗝海大吼:我那有那麼會…(聲音轉弱)我應該可以吃光三份)


    以上,簡單介紹這些害我一回台就必須立刻跟健身房報到的罪惡淵藪。大家去巴里島不要錯過它們啊。

  • (黑白玩)巴里島的美食-上

    (黑白玩)巴里島的美食-上

    這次有在地人的指引,比起之前去巴里島吃到更多不同面貌的美食,一吃吃不停,下場就是回台站上體重計,哀叫一聲跳下來,立刻想把體重計砸爛。

     

    印尼是香料之國,巴里島的香料又多又好又便宜,料理上充分展露出這優勢。不過很奇怪,一樣是又悶又熱的國度,巴里島的料理倒不像泰國那麼火熱刺激直接挑戰腸胃的忍受程度,但香料使用更複雜多變,好奇在餐廳廚房觀望,香料罐的陣仗比調味料浩大的多,時不時就看廚師這抓一把香料炒一炒,裝盤後又撒另一把香料。名副其實的香噴噴。

     

    到巴里島的第一餐,就是被帶到被我笑稱是「印尼自助餐」的巴東飯小館。


    這樣的小館到處都是,透明的玻璃陳列著各種熟食。

    20241020_igitm

    20241020_wxawr

     

    20241020_5eq7z  

    樣式很多,什麼奇奇怪怪的食材都有。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炸乾的牛肺(還不錯,沾著濃郁的醬汁吃還挺下酒的),還有煮羊腦(這個我就沒吃)。但不管是什麼菜色,都是香料!香料!香料!食材的存在只是在襯托香料似的。

     

    20241020_7u24l

    因為要讓我們見識更多不同的菜色,所以朋友姐姐把店裡所有的菜色叫了一輪,陣仗驚人。不過算錢的方式倒是吃多少才算多少,我忍不住困惑,啊沒吃完的菜下場是?(朋友的姐姐很好心的說,放心,不會再倒回去,巴里島的貧富差距比台灣糟糕得太多,自然有人會把吃剩的菜色打包帶回家跟家人分享。)

    20241020_93nly  

    店裡也賣種一包一包炸得脆脆的東西,配飯吃。左邊是雞腸,右邊是雞皮。說到雞肉,這裡的雞肉倒很好吃,雖然體型比台灣小一倍,但完全沒有雞腥味,朋友姐姐說這裡沒有專業養肉雞技術,都是放山雞啦。

     

    再來,寶格麗的下午茶,不便宜,跟台灣頂級的下午茶價味有得拚,但光這些景色,超值得。

     

    這裡的下午茶如果不是寶格麗的住客,就必須透過當地旅行社幫忙代訂,沒辦法自己去預訂的樣子。但非常建議大家來這裡度過一個悠閒的下午。

    20241020_6rh8j

    光看到這個游泳池就很想立刻跳進去。

     

    20241020_rf9cd

    這裡種了很多很多很多的雞蛋花樹。

    20241020_iv3hq

    我們的位置景觀絕佳,面向印度洋。


    20241020_hok8v

    不論階梯或者地面,處處有落下來的雞蛋花。裡頭的員工很有趣,會把花翻到正面。花香處處,華麗的度假村多了一抹憨厚可愛的氣質。


    20241020_v0ye6

    20241020_c6cex

    20241020_glb8u  

     

    此時很羡慕這裡的住客啊,這麼美的泳池池畔。(不過我覺得住一晚開個眼界就好,我實在是個粗人,這種景色很美但一出飯店什麼都沒得逛的飯店,我住超過一天大概會很焦燥。)

     

    下午茶本身倒是亞歐風各半。東西都很好吃,達到應有的水準。

    20241020_9pvj8

    冰紅茶。沒辦法,雖然我們去的時候天氣不至於熱到發狂,但仍覺得悶熱黏膩,忍不住叫了冷飲。


    20241020_2dh42

    三種小菜。脆皮花生很好吃,中間是橄欖,最右邊是當地的小零嘴叫苦餅,倒不太苦,不知道為什麼叫這名字?


    20241020_v98uh

    義大利Gelato冰淇淋,苺果/芒果/巧克力,這冰淇淋超好吃的。


    20241020_goy4y

    烤蝦沙嗲,沒有不好吃的理由,一下子就吃光了。


    20241020_c9x13

    司康餅。這裡的司康餅水準極好,不輸曼谷東方文華,果醬有紅豆餡/鳳梨/草苺。倒是奶油沒那麼講究用到devon cream,一般的cream加一點糖打鬆而已。


    20241020_yw7pq

    義式橄欖油脆條。


    20241020_2aau6  

    沙拉和炸春捲,搭上三種不同醬料。

     

    金巴蘭的烤海鮮晚餐。怎麼說,我想我之後來巴里島大概不會想嚐試,朋友的姐姐說新鮮的海鮮早就迫不及待高價賣到國外去了,留在本地的海鮮就……所以又是大量的醬汁香料壓過去。

    20241020_pzw9z  

    不過我腸胃很堅強,還是吃得很開心就是了。

     


  • (黑白想)英國媽媽和蘋果奶酥派

    (黑白想)英國媽媽和蘋果奶酥派

    20241020_gze10 

    我每次看到這座橋心情都很複雜,跟看到機場差不多。回家了,或離家。

     

    我第一個會做的甜點,是蘋果酥奶酥派。

     

    英國媽媽教我的。

     

    我其實第一次去英國是非常害怕的,雖然英國爸媽是我爸媽的好朋友(需要中間透過人翻譯的好朋友),但其實我只有在十歲時見過英國爸爸一面,更糟的是,我對於這個金髮白膚高鼻的阿伯一點印象也沒有。雖然那時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每天通傳真,但都是公事上的,偶爾問候我父母,我制式而禮貌的回答他們都好,關係仍很陌生。所以當我決定去英國遊學時,他們極力的邀我住他們家,有人就近照顧比較好,而我為了讓父母安心,也答應,但,惶惶不安。

     

    這樣的不安在抵達愛丁堡機場見到英國爸爸後,並沒有改善,緊張加上陌生,讓原本已經半青不熟的英文完全進入化零的程度,英國爸爸是個典型沈靜不多話的紳士,氣質很好,臉孔也很慈祥,感覺得出他已經盡力放緩講話的速度和單字的難度,但顯然我的不安也感染到他身上去,我越一臉茫然,他就越緊張,感覺到他越緊張,我就越慌,到最後全車都沈默下來,我幾乎想立刻下車轉回機場馬上回台灣。

     

    到了他們位於Berwick的家,下車後,英國爸爸幫我把行李提進房子,簡單的解釋,他的妻子剛好出去買菜,馬上就回來。

     

    我坐在廚房的椅子上,和一起去的朋友面面相覷。一個英國爸爸已經溝通不順,又加上他妻子,才第一天就這般慘狀,接下來的日子要怎麼過?

     

    還在胡思亂想之際,英國媽媽二手提著大大小小的塑膠袋,一陣風的掃進了廚房。

     

    我還沒反應到發生什麼事,甚至來不及站起來,英國媽媽帥氣的把手上的東西全丟到桌上,一個胖胖暖暖的懷抱罩住了我。

     

    「等好久了,一直想看看妳長大後的樣子,怎麼比我想像中要高啊!我以為會小小一隻說。」

     

    閉塞一整天的耳朵突然打開似的,我居然聽懂英國媽媽在說什麼,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接下來也沒有我開口的餘地,英國媽媽喳喳呼呼的交待兒子要把我們的行李拿上去,她帶我們去她精心幫我們佈置的房間,介紹家裡的格局,日常食物用品在那裡。然後又帶我們回到廚房。

     

    「好了,現在是喝茶吃點心的時間。」她把水壺放到熱坑上,燒滾。

     

    人與人之間的緣份很奇怪,有些人天天見面天天相處,最多的交集就是點頭招呼,永遠在緣份未到的位置;有些人即使第一次見面,就會讓你立刻懈下心防,想更多了解他親近他。我見到英國媽媽第一眼,她給我的第一個擁抱,我們二個的緣份,註定就是一輩子的。

     

    從這間廚房開始,每一道料理,每一次的相見,每一次的通話,每一份禮物,每一聲問候中,一針一線的迅速縫製交疊,變成一張牢不可破的親情網我們沒有血緣,但是是彼此的家人。

     

    而我會做的第一種甜點,也是她教我的,Apple crumble,蘋果奶酥派。

     

    「去拿麵粉,麵粉,F.L.O.U.R,不是花,袋子上面有寫,看到沒?」她總是邊替蘋果削皮切塊時邊教我英文和做點心:「然後去拿糖,這個妳認得了,奶油也拿出來,然後量,奶油和糖一樣重,麵粉是二倍重。放在透明大盆子裡,然後把麵粉糖和奶油混和起來,捏成小小的粗粒,粗粒-C.R.U.M.B.L.E。這個單字記下來。」

     

    邊教做甜點,邊教新的單字,她會細細詢問今天上課的過程,老師教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嗎?班上有幾個同學?都來自什麼國家?相處起來如何,目的不是八卦,而是要多一點讓我們練習英文的機會。

     

    漸漸的,我的英文程度略進步了些,開始聊得更深入,她告訴她小時候的生活,和英國爸爸交往的過程,婚後和丈夫外派至東南亞國家的日子,還有喪子之痛。我和她聊起跟自己母親間相處的矛盾,很想親近卻找不到模式,知道自己應該先改變卻不知從何開始,對未來的茫然,和不知自己的價值在那的困惑。

     

    我總是適時的在她聊到過往的傷痛時,默默的遞上面紙,端上一杯她一向喜歡的,奶二茶八比例的奶茶;而英國媽媽容忍我當年不成熟的想法和言語,耐性的聽著,拍拍我,轉換各種角度分析安慰著我。直到整個屋子彌漫著蘋果的甜酸和肉桂那股厚實富郁的香氣時,我們停下談話,把烤好的蘋果奶酥派拿出來,英國媽媽會拿湯匙挖一小角,確定裡奶酥下的蘋果塊都烤透了,然後放在陰涼處降溫休息,讓上層的奶酥和下面的蘋果味道可以更融和些。

     

    做好的蘋果派通常都是做晚餐後的甜點,不過近廚者先食,我們二個總是偷挖一小碗,從冰箱拿出冰涼涼的double cream,澆到剛烤好熱呼呼的蘋果奶酥上,二個人邊吃,笑得賊賊,享受偷食的樂趣。

     

    20241020_0a77x 

    我就被這甜點餵得肥肥。


    最後一次離開歐洲,我其實沒有想到我會這麼久才又踏上那塊土地。我和英國媽媽不時的通電話,我也是一年又一年的延後去英國的計畫,直到那一天,和英國媽媽在通電話時,我提到想把六月份的英國行再延遲到九月時,向來都跟我說妳什麼時候來都歡迎的英國媽媽,聲音黯淡了下去。

     

    「妳去年也這樣說,三月要來延到六月,六月時說因為四五月時和你媽媽去了那裡玩,所以延到九月,到了九月說反正離你們中國新年也不遠,那時假多,不用請那麼多假。結果到了過年,妳就說太冷了不然三月再來好了。」

     

    我有點困窘,感覺自己像放羊的孩子。

     

    「親愛的,我很想念妳,妳雖然常打電話寫email寄禮物給我,可是我還是很想見妳,妳是妳父母的女兒,但是妳也是我女兒喔,記不記得?」她柔聲的請求:「我是個有了年紀又一堆毛病,但是很想念妳的老女人,好不好,不要再延了,夏天過來吧。那時天氣正好,我們可以去那裡旅行個幾天,或者,在家裡做甜點聊天也很好,好不好?機票錢貴沒有關係,我幫妳出。」

     

    「妳……」我硬捱住湧入鼻腔的酸意,深深吸了口氣:「英國媽媽,新招喔!居然裝可憐,這是我家happy專用的招術耶。」

     

    「嘿嘿,我們都是獅子座啊。」英國媽媽大概也覺得自己講著講著快掉淚,跟著我轉換氣氛。

     

    然後,草苺的新書出版了,當我看到尚媽媽和藍苺起士蛋糕時,邊看文章,英國媽媽和尚媽媽的影子不斷重覆交錯,我的心扭擠成一團,疼痛不已。我決定,英國之行計畫不再延遲,七月出發。

     

    而且,不只英國媽媽想念我,我也很想念她。那間在英蘇格蘭邊界的大房子,夏天花園裡各式成熟的黑紅白醋栗鵝苺覆盆子小野苺還有蘋果樹,總是塞得實實滿滿的冰箱,永遠都暖呼呼的廚房,一個胖胖的身影,在那裡,做菜整理帳單菜色,拿著電話跟我聊天。或者在火車上,當看到Berwick那座美麗的出海口老橋時,不遠的月台,同樣胖胖的身影站在那裡,殷殷期盼著我出現。

    20241020_0nxdm 

     火車上看到的老橋

     

    所以,珍惜當下。今年夏天,我不用再頻頻看著各個甜點店或餐廳裡的蘋果派,嫌它們做得都不如英國媽媽的美味。

     

    準備好手帕衛生紙,英國媽媽,我來了。

  • (南崁)錢樂精緻石頭火鍋

    (南崁)錢樂精緻石頭火鍋

    看葛蘿介紹的石頭火鍋,意外發現離我家很近,沒吃過的原因是因為我家旁邊也有間料好實在的涮涮鍋店,這家的特約停車位對我爹而言一定嫌遠(對,他對近的定義是店門口前才叫近,其餘一律算遠)。所以若要吃涮涮鍋,我們一定是把車停回家裡走去家旁邊間那涮涮鍋店,於是這家店開了有幾年了,始終沒去吃過。


    這個冬天實在太長,附近的外食吃得也煩了,每次只要吃火鍋只有一個選擇其實有點膩,找一天剛好那天只有我和cin弟,到那裡解決晚餐。


    這間火鍋店不大,菜色選擇不算多,但食材新鮮,東西都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我意外發現炒過的肉再下去涮更能張顯肉的美味,比生肉單涮多一層鑊香氣,結果一試就喜歡,前前後後吃了五六次有吧。(這個我比葛蘿運氣好很多,想吃走幾分鐘就到了。)


    發現從台北南移住到南崁的人越來越多了,其實南崁外食地雷大區,住在南崁的朋友想吃美味的火鍋,這間應該不會讓人失望。平日去好像有打九折,好吃實惠。

     

    我吃火鍋選擇肉類蠻固定的,牛肉不太選,比較喜歡羊肉,也不太喜歡海鮮肉類混同鍋,覺得味道會太雜。所以照片也只有羊肉,但看別桌的菜色,海鮮看起來也很新鮮,下次去吃有點到再來照。

     

    20241020_ampgm

    羊肉盤

     

    20241020_1nero

    火鍋料,種類不少,而且食材都精選乾淨,不是粉很厚的便宜火鍋料。

     

    20241020_lvjoe

    略用麻油炒過的三分熟羊肉。

     

    20241020_wlezp

    烏龍麵。

     

    20241020_japw3

    炒過肉的的石頭個人鍋,加入高湯,一層薄薄的油飄著肉香,沒想像中那麼油,還頗清爽。

     

    20241020_g5jrf 

    所有的東西下鍋的樣子。煙很大,邊拍邊被香氣襲擊。羊肉我都涮八分熟就撈起,不用沾醬就很美味了。

     

    錢樂精緻石頭火鍋/日式涮涮鍋

    桃園縣蘆竹鄉忠孝西路22號

    03-2228089


    檢視較大的地圖

  • (黑白玩)桌上遊戲TOCK

    (黑白玩)桌上遊戲TOCK

    朋友的加拿大魁北克區老公教我們玩的當地盛行的桌上遊戲,很好玩,向來對桌上遊戲甚沒耐性的我,第一次玩就迷上。回去後動作迅速的買了訂了板子麻煩朋友幫我寄回台灣。

     

    本來是要買來打發過年無聊的空檔,沒想到晚一天才送到台灣,沒及時領到。上週五領回來後迫不及待找朋友來玩,大家都一玩就迷上,捨不得離開。星期天還從下午三點廝殺到晚上十一點,欲罷不能。


    遊戲規則不複雜,需要的東西只有:TOCK遊戲版子,四個顏色不同的珠子(每個顏色四顆),一副撲克牌。如下圖。

    20241020_axnbh 

     

    每個人挑同色的四顆珠子,這個遊戲的最基本原則為,想辦法讓這四顆珠子,從起始點回到目的地,方向如下圖所示。

    20241020_47eub

     

    撲克牌拿掉二張鬼牌,有五十二張,猜拳決定誰先發牌,第一輪每人發五張,第二和三輪為每人四張,發牌的人先開始出牌,順時針方向輪流出牌(向左邊輪)。三輪出牌完畢後,換左邊下家發牌,發牌和出牌順序一樣。


    一開始四顆珠子先放在等待區,接著發牌。如果都沒拿到A或K的開始牌,沒法動任何珠子,這一輪跳過,等下一輪發牌。

     

    如果一直都拿不到,那就一直pass,等到拿到為止。

     

    然後,撲克牌上的數字的含義如下:

    A:開始牌或者可以用來讓珠子移動一步

    2,3,5,6,7,8,9 : 珠子照上面數字顯示移動

    4 : 珠子倒退四步(只能用來倒退不可前進)

    10 : 交換牌,可以把自己的珠子跟枱面上其他顏色珠子做交換,可以幫助自己移動更快(或者拖累別人)。

    11 : 珠子移動11步,下一家要丟一張牌出來但不能讓珠子做任何移動

    12 : 珠子移動12步

    13 : 開始牌或者珠子移動13步

    20241020_wgbic  

     

    4不見得是不好的牌,如果你從開始的位置往後退四步,反而可以讓珠子很快回到目的地。

    20241020_9luq9 

     

    當各家的珠子,在自己的開始位(18)時,出任何牌都不能移動它,後面的珠子也不能跨越它,只能被擋在後頭。

    20241020_0hm4l 

     

    如果當你的珠子移動到任何一個8的位置,請把珠子移到中間的天頂,等待當你手上有A/10/K時,可以把它移動到你覺得可以最快達到目的地的8的位置。

    20241020_azvbp 

     

    如果你的珠子現在在9,下一家的人位置在4,而下一家手上剛好有5這張牌,那下一家可以往把你的珠子又送回等待區重新開始。


    同理,如果你的珠子在天頂上等,而下一家剛好也移動到8,下一家也是要移到天頂的位置,把你的珠子送回等待區去。

    20241020_0osaz 

     

    如果珠子到了目的地,儘量往裡面推進。假設妳的珠子目的地4的位子,你就需要1,2或3的撲克牌,讓它前進到目的地1,2或3的位置,否則在外頭的珠子會被擋在外頭,不可以跨過它進去填補空格。

    20241020_s6h6n 

     

    另,你的夥伴為對家,所以如果要陷害別人時,要注意一下,不要陷害到自己的夥伴。


    當你的珠子全都順利進入目的地後,你手上的牌子就可以用來幫住你的夥伴更快把他的珠子送回目的地。

     

    我覺得這遊戲有趣在可以觀查每個人不同的個性,我第一次是跟便當男一起被教,他果真是天蠍座心機鬼,學東西很快,我還在那裡搞不清楚遊戲規則時,他已經開始在陷害人了…

     

    我則是那種不太管過程只關心自己能不能快點達到目的地的單細胞生物,除非可以幫助我快點達到目的地,不然我不會第一時間考慮害人。(笑)

     

    當然,也有朋友是已經玩了好幾盤了,清楚遊戲規則,但每一步都走得莫名其妙,既沒幫到自己也沒幫到隊友(還害到),然後不自覺幫助敵人前進。(天兵)

     

    這個遊戲六歲以上的小朋友就可以玩了,父母們可以跟小朋友們一起玩這遊戲,可以就近觀查孩子的想法個性,也不錯。


    不過,介紹歸介紹,台灣沒得買這遊戲板啊~~~

  • (黑白玩)澳門美食-1

    (黑白玩)澳門美食-1

    過年和美女朋友相約去澳門玩,好友小松子在那工作一年多了,其他不敢說,動不動在那嚷嚷叫我過去,他發現多少不為人知的好吃美食,撩得我心癢癢之餘忍不住咬牙切齒詛咒他復胖。


    結果復胖的是我,整理完照片,人物照少,景點照少,吃的照片一大堆…..


    不囉嗦,來介紹。


    其實一開始有點搞不清楚東西南北,肚子餓,看到義順,先進去吃點東西止飢

     

    20241020_n4g3f 

    薑汁撞奶,義順的招牌甜品。薑汁的微辣和奶甜香氣,滑溜入口,比較適合不那麼嗜甜的人。

     

    20241020_p3mk9 

    豬扒包。我不太能理解為何豬扒包這麼紅?二者都很考牙口的食材一起合作,嘴巴很酸。後來雖然住的地方離大利來記很近,已經失去想嚐試的念頭。我還是覺得台中的肉蛋吐司大勝,美女朋友也有同感。

     

     

    吃完義順,走到路口,看到有家賣咖哩魚蛋的小店,買了魚蛋和牛雜蘿蔔。

    20241020_bk5ef 

    20241020_iy8xy 

    我一向喜歡內臟類的食材,搭上味重鹹辣的咖哩醬很配,不過吃的時候要小心,又燙又辣。

     

    接著,逛完大三巴和幾間名產店,我們看了旅遊書上介紹黃枝記的竹升麵,剛好經過,又進去了。

    20241020_ybnvq 

     

    20241020_t8xjo 

    它的招牌蝦籽麵,搭一碗煲湯。澳門的人口味偏鹹些,但這細麵很有Q勁。和朋友分食時用筷子想拉開,結果沒想到這麵細歸細,筋度很夠,拉很長。

     

    20241020_2ac82 

    艇仔粥。港澳人熬粥的功夫真的只能甘拜下風,又綿又細又滑。


    然後,以上都是我們這種死觀光客按圖索記去吃的,下頭才是半地頭蛇帶我們去吃的好料。

    20241020_atsn5 

    地址:澳門氹仔孫凂仙博士大馬路454號

    電話:853-28837229

     

    位於氹仔的華峰食館,二十四小時營業全年無休。隨時隨地都很熱鬧,我們這天晚上十一點半去,還有六七成滿的客人

     

    這間立刻可以感覺是非遊客區的餐廳,菜色都非常家常,價格實惠,份量多,大件便宜抵食。這天朋友補慶祝過除夕,我們五個人叫了一大桌的菜。就算過年要加價二成,總共也不過五百港幣(約一千八台幣),大推。

     

    雖然環境不優又吵又鬧,但很有融入當地生活的感覺。重點,美味。

     

    20241020_skiw9 

    荷葉飯。這個非點不可,有點像台南再發號的八寶大肉粽,不過料要簡單的多,鮮香油潤,超好吃。

     

    20241020_aeu0i 

    鳳爪。下面墊百葉。


    20241020_dgxsu 

    蒸腐皮捲

     

    20241020_ylhrt

    薑蔥牛百葉。清爽脆Q。

     

    20241020_3nu5u

    鹹水角。個頭比台灣大三成,不過可惜冷了,有油耗味出來。

     

    20241020_6i6f7

    豆豉蒸排骨

     

    20241020_d38o9

    蝦仁燒賣

     

    20241020_96kpm 

    蝦仁滑蛋。這道真好吃,掌廚的師傅技術一流。蛋滑嫰中有鍋鑊氣,蝦子又大又鮮。

     

    20241020_1ofjp 

    酥炸大腸。用料很實在,都是大腸頭的部位。

     

    20241020_etrdl 

    燒臘三拚。又油又香,一咬下去滿口肉汁。

     

    20241020_5481k 

    土魷魚馬蹄蒸肉餅。這道是我一直想要試的,李碧華蔡珠兒都從在蒸肉餅上頭著墨過,對這道港澳家常菜好奇得不得了,肉餡可能有攪拌出一點筋度出來,很有彈性,有點像在吃半成品的貢丸似的。

     

    20241020_9qsbu 

    梅干扣肉煲。很香偏鹹,吃一口可以扒好大一口飯,不過太晚出來了,大家都飽了,後來打包回家。

     

    20241020_suo02 

    甘蔗汁。澳門的餐廳到處都有賣,止渴解油膩佳品。


    再來是原本第一天就想吃的水蟹粥,後來因為搞不清楚方向沒吃到。第二天略摸清楚了方位,看了一下地圖,失笑,原來離朋友家不遠,十到十五分鐘的走路程而已。

     

    我們到了誠昌飯店。

    20241020_6sig6 

    誠昌飯店:澳門氹仔官也街28-30號(水蟹粥只能在現場吃,不可外帶)


    只有二個人,其實也沒法大點特點,點了蔬菜來均衡一下,不然只入不出小腹越來越大了,水蟹粥當然不會錯過,然後點菜的先生建議我們點炸鯪魚和花枝丸雙拚,說也是招牌,我們從善如流。

     

    20241020_hmuah

    蠔油西生菜。澳門的蔬菜都從外地運送進來,很貴,沒有像台灣不時出現一把青菜十塊的好事。青菜本身也沒什麼滋味,就只是補充纖維素。

     

    20241020_ao54r

    灰褐色是鯪魚丸,金褐色是花枝丸。鯪魚丸比較軟,有很特殊的鯪魚本身的魚鮮味,我覺得有點像虱目魚。但花枝丸出乎我意料的好吃,又Q又彈,炸得又香又酥,下次再去打算只點花枝丸就好。

     

    20241020_nxo9g 

    水蟹粥。據說用三種螃蟹熬出來的鮮美粥品。裡頭除了蟹肉還佈滿點點蟹黃,粥面上薄薄一層粥油,非常好吃。



  • 樹枝架已到貨之注意事項

    樹枝架已到貨之注意事項

    2011/2/11
     
     
    剛收到樹枝架,趁大忙亂前先寫信跟大家報告。
     
     
     
    先是宅配的部份,從黑貓換成新竹貨運。因為新竹貨運離整理寄送的倉儲公司比較近,運費也比較便宜些。
     
     
     
    不過海關那裡著實被刁難了一下,運費省下來的錢剛好去做拆驗板檢驗,証明這次團購的MDF板裡不含福杉碎木屑(理由好像是福杉為保育類植物什麼的,不解),所以本來星期二已經到台灣,又被多留了幾天才領到。
     
     
     
    偏偏今天下雨,卸貨時一陣大忙亂。
     
     
     
    我拆了幾個看後,有幾點必須跟大家說明。
     
     
     
    如同先前所說,這次團購的東西,除非嚴重的斷裂或者整片脫漆,原廠商才願意處理。我只是幫大家團購並非賣家,這次也展足誠意先墊款後才跟大家收錢,MDF板並不是極貴的材料,做出來的架子傢具無法要求百分之百完美無缺。因為不是賣家,所以賣的價格就真的是廠家的成本價加上國內外運費和海關報關費用,和營業稅及關稅等等費用。而為了避免太多大瑕疪問題,我在中間也多次和廠商溝通協調和要求,所以請大家收到貨後,太小的瑕疪毛病請不要太苛求,像附的照片上那樣有塗漆不勻的情況,請恕我最多能做的是拿手上多買的現貨換,但其實不保証換後問題會解決,因為這一批看起來的瑕疪都差不多。我那時從泰國直接買回來時也並不是極細緻完美,這點請大家千萬體諒。(如下列圖片所示)
     
    20241020_jfjxw
    20241020_svq95 
     
     
    每個樹架都有盒子包裝,裡頭有二層保麗龍前後保護著,樹架本身還有包一層薄膜保護。盒子不漂亮(廠商原本還不打算提供盒子,還好死命要求,不然不知道下場會如何),加上今天下雨有點被沾髒了,先跟大家說一聲。
     
    20241020_nhhtq
    盒子外型,被雨水沾髒了。
     
    20241020_djisx
    前後有保麗龍包夾保護著。
     
     
     
    另外因為忙,來不及細看EMAIL,如果沒有跟到此團的朋友收到此信,請自動忽略,不好意思打擾了。
     
     
     
    來去整理包裝去,希望下星期大家都能收到。
  • (黑白煮)鯽魚

    (黑白煮)鯽魚

    20241020_6758x 

    文章裡說的是這種鯽魚。土鯽,南部人叫鯽仔魚。

     

    嗜吃大閘蟹的美食家說過,大閘蟹去殼取肉的過程,就像一門藝術,一定要自己拆解撿吃,否則無法領略其美。

     

    對我而言,同樣的食物藝術,在鯽魚身上。

     

    Cin爹是台南人,在充滿文旦碗粿香的麻豆出生長大。如同很多從南部北上打拚的孩子,愛吃海鮮,看到虱目魚相關料理就會引起鄉愁,而他更愛,而北部人一定皺眉搖頭的,是生鮮活跳跳的鯽魚。

     

    如張愛玲寫過人生三大恨事: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我沒吃過鰣魚,只從唐魯孫和一些講江南名妓的野史小說上,形容這種魚是多刺而但味美,江南懂吃的文人雅士每到鰣魚季必是遊船至江邊,讓漁夫現補鰣魚,船上備一名廚娘,一補到鰣魚,立刻快手處理趁新鮮料理。而且還不見得人人吃到住這河鮮美味,沒經過吃魚吐刺訓練的莾漢,很容易就被一根細小魚刺整得人仰馬翻。

     

    我每次一看到形容鰣魚的文章,忍不住會把牠和鯽魚聯想在一起。鯽魚也是極美味的魚類,肉質纖細略帶一絲絲纖維,不像鱈魚那麼沒個性一入口就散掉,略拖著一絲韌度。在煮它時就可以聞到一股類似核果味的魚香氣,這是鯽魚最最迷人之處,那股香氣就從煮食到入口,一直瑩繞不散,牢牢的繫住了饕客的胃袋。一但迷上吃鯽魚,很難有回頭路,真的就算被牠的魚刺整過,魚刺弄出來後又是一條好漢,繼續迷戀鯽魚那帶著嬌氣的美味。

     

    紅燒鯽魚不是我喜歡的煮法,固然不用擔心魚刺哽喉,但長時間在醬料理浸煮熬泡,鯽魚的香氣殘存的淡淡的,肉質也僵硬如膏,吃在嘴裡有點悵然若失的感覺。我最喜歡南部鯽魚的煮法,和煮鰣魚一樣,鯽魚一定要活跳跳時煮食最最美味。水燒滾,倒入米豆醬和些許白醋,丟幾片薑片,下米酒,水滾後,立刻丟入鯽魚(去鱗不去鱗都可,不過老一輩的總覺得不去鱗直接煮更好吃,不知道是不是鯽魚跟鰣魚一樣,鱗下也有層薄薄脂肪,會煮起來更美味?),壓緊鍋蓋,直到魚不再掙扎,轉小火,慢慢把魚煮熟。

     

    我雖然是台北出生長大的偽南部小孩,但這鯽魚真是從小吃到大,北部市場賣鯽魚的攤家不多,只要被我父母一看到,一定是停下來挑個十多尾回家料理,當天一定有餐是以魚當飯,大家一人都可以吃個三四五隻,倒是飯吃不多。回麻豆更是只要一有鯽魚上桌,其他的菜色通通失色,大人小孩一人拿個二三隻細細去鱗挑刺揀肉,就算放入口裡也小心翼翼,但沒人嫌麻煩或被哽到,人人吃得不亦樂乎。

     

    Cincin娘喜歡公魚甚於母魚,覺得肉質更細嫰香美,我則是二者皆可,母魚裡帶橘黃色的卵,我小時候愛極,cin爹只要吃到母魚,一定第一時間把它挾到我碗裡,搭著鹹香的醬汁,飯可以扒好幾口。

     

    吃鯽魚絕對急不得,先挾一條全魚放入碗裡,細細用筷子挑掉鱗皮,先吃下側魚肋骨邊的肉,此處的肉是最安全的,只有大肋刺無任何細刺。接著再吃上側背脊的肉,這裡就要當心,細刺極多,但鮮美得不得了。再來就是尾巴肉,這裡的細刺更多,我的技術只能挑起肉,細嚼幾下,吸幾下甜美的魚汁,怏怏的把佈滿細刺的肉吐出來。然後翻面,上述動作重覆一遍,然後就是挑出藏在肋刺裡的魚白或魚卵,放在白飯上,淋煮魚汁,享受三者撞擊之下的極品火花。

     

    喔,至於魚頭,不要浪費,咬一咬吸一吸,最精華的美味在這裡。(不過我對這沒輒,通通挾給爹娘享用)

     

    這樣的一餐,包含著真的食材的美味,吃的藝術,和上一代,流傳下來的滋味和文化。

     

    過年前是鯽魚大出之時,北部人不識此等好吃物,活跳跳的鯽魚一籃七八隻,才台幣一百,cin娘去市場一口氣買了十五隻,煮了一鍋,我和爹娘一頓午餐一頓晚餐就解決了,還意猶未盡。

     

    過年前一連吃了三四天還不嫌煩。等到過年回南部,去市場一看,懂此魚美味的人多了,反而就買不到了。

     

    胃袋忍不住悶哀了一下。

     

    錯失美味的嘆息。